大家在小升初,初升高,或者是高中升大学的过程中,在国内我们基本都是以分数来评价学术能力的。但是为什么到了大学之后,尤其是逐渐进入到社会之后,推荐机制会变得这么重要呢?
1、GPA、TOEFL、GRE:只能反映你的学习能力
首先大家都知道,在国外留学的申请过程中有几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GPA、托福、GRE等,我们统称为标化成绩。这些标化成绩可以反应你的学习能力。
还有一个能力就是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能力,我们一般叫工程能力,也就是实践能力。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之后,学生在课堂下吸收完这些知识,能够把百分之多少的知识转化为真正的社会生产力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很难只从成绩单上发现。
作为一个招生官,了解你的标化成绩并不难,因为这些成绩都会形成材料展示给招生官看。而最难的是了解和预估,你的整体能力。
2、CV和PS:只能反映你的过往经历和主观想法
在ps里面,是非常主观的描述自己的能力和背景,让招生官相信你是适合对方学校的,也同时让招生官相信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与该项目匹配的。
举一个例子:在ps里面写,为什么要选择纽约大学?你如果只写申请纽约大学,就是因为它的金融财会排名高,这样一个理由显然招生官是不予相信或采纳的,因为它的说服力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还有很多大学与纽约大学排名一样,项目水准一样, 他们的排名也很高,那你为什么偏偏要选纽约大学呢?
这个时候你可以回答说,因为纽约大学地处曼哈顿,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华尔街工作,而你的梦想就是去华尔街,如果选择纽约大学,比起选择像康奈尔这样的学校,在找实习机会的地理位置上会更有优势,这样去描述的话,招生官就比较倾向于相信。
但这些都是很主观的印象,并不具有客观性。
3、所以想从第三方的客观角度了解申请者
作为招生官有渠道获得你的硬件信息,也有机会去了解你的人生履历和个人主观想法,但是毕竟纸面上的东西都是冷冰冰的,而你PS里描述的东西又太具有主观性,作为招生官如何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深刻和客观地了解申请者呢?
这就是推荐信的作用了!
在推荐信体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肯定是学术信用。如果我作为你的推荐人,给你所做的推荐都是不真实的,那么这样的推荐信体系就会迅速的崩塌掉。
那么在欧美国家,他们是怎么保证推荐信体系的运行呢?
在欧美国家的学术信用体系,比如说我作为招生官,对那些新的推荐人(就是在以往数据系统里没有的推荐人)会根据他的学术表现,首先去选择相信他。
可是千万不要觉得我们选择相信了推荐人之后,就什么都不做了。一旦学生有幸进入到了学校,学校就会对学生的学术表现进行追踪。如果该学生的学术表现与推荐人在推荐信中所描述的相差过大的话,我们学校就会把该推荐人的学术信用评级,在自己的系统里面调低。
我不知道其他学校是否有,但是我所在的学校肯定是有的。这个时候一旦我们选择不再去相信那位推荐人,那么在未来该推荐人无论是再给我们推荐学生,还是推荐员工,我们都会不予采纳。
大家可以想一想,有多少在欧美工作的教授,肯为了你而牺牲自己的学术信用评级呢?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说的话是被人高度信任的。但是在国内这的信用体系下,是不太在乎这个的。
为什么不太在乎?比如说你要出国,找国内导师写一封推荐信,其实很多导师并不会太在意他在国外的信用体系下的信用如何,也不太在乎以后是否有足够的信用为学生推荐出国,甚至有很多导师是不太希望学生出国的,他更希望学生能留在自己的团队里继续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涯。有一部分导师是这样的想法,当然也有很多在国际上知名的导师,还是很在乎他的信用评级的。
整体上来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国外导师的推荐信相对国内导师的推荐信,说服力要大,可信度要高。
像我做了三年招生官,几乎每年多会发现有一些固定学校的学生找的几个推荐人,每年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找学院里面在学术方面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几个导师。
然后我又是三年连续的招生官,就会看很多的推荐信,所以是会对比的,我发现有很多老师写的推荐信,不光是国内的学生,包括国外的学生,整体上都很模板化。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老师,但是模板化的推荐信并不是很稀奇的事件。看到这些模板化的推荐信,对学校的招生团队来说,其实相对来讲都会感到有些失望,甚至是有点感觉不被尊重。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招生官,看到来自同一个学校写的推荐信内容上都大同小异,你是否会有一种被应付的感觉?就是申请你们学校需要三封推荐信,然后随便写一下,表面上看就相当于是满足要求了。
但是这些模版化的推荐信,并没有满足招生官的内心需求,就是真正从侧面了解这个学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招生官就会产生一种比较微妙的心理变化:因为没有得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是模板化的内容,里面有很多的话语都是一样的,显然不是真实的。
因为很奇怪,难道你们学校所有的孩子都是同样的品质吗?显然不是,所以招生官就会选择不去相信。
总之,千万不要模版化的推荐信,学校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差异化的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