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分析能力?

文章目录[隐藏]

孔子的《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编年史,也是先秦时代鲁国的一部地方志。在《春秋》中,孔子的措辞选择,尤其是对行为的描述,往往含蓄地表达了批评或赞扬。

例如,对于杀戮这一行为的描述,孔子使用不同的词汇来反映他对事件性质的不同评价:

正义的杀戮:使用“诛”(zhū),意指正当的处罚或杀戮,通常用于对抗不义或作为国家法令的执行。

不正当的杀戮:使用“弑”(shì),特指臣子杀害君主或不正当的杀戮,这种用词反映了对行为的强烈谴责。

“春秋笔法”——小词大做,微言大义。

我们 AWS 分析文入门第 7 课(以及第 6 课的一部分)的主题就是“小词大做,微言大义”。在课上,我们用两种小词(同时也是两类修辞手法)串起之前学过的很多知识点。

第一种“小词”修辞手法是 Diction 。

Diction(措辞)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写作者使用它可以加强对 Ethos(人格形象)、Pathos(情感诉求)、或 Logos(逻辑论证)的吸引力。

比如,在讨论医学伦理问题时,一个医生可能会使用诸如“专业责任”、“执照认证”和“医德”等词汇,这些词汇提升了文本的正式度和可信度。此为 Ethos 吸引力增强。

比如,在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中,作者可能会使用“毁灭性的”、“心碎的”等词汇来描述自然灾害的影响,这样的措辞直接触动读者的恐惧、悲伤或愤怒。此为 Pathos 吸引力增强。

再比如,在一篇分析经济政策的文章中,作者可以使用如“统计显著性”、“长期趋势”、“经济预测”等专业术语,从而增强论文的逻辑性。此为 Logos 吸引力增强。

第二种“小词”修辞手法是 Strategic Use of Pronoun 。

Strategic Use of Pronoun(战略性使用代词)这样一种修辞手法:通过选择特定的人称代词、作者能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说服听众、达到预期的交流目的。

比如,使用 "we/us/our" 等第一人称复数代词,作者能营造出与听众站在同一立场的感觉,拉近彼此距离,让听众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请看这个这个句子:We all know how challenging it is to maintain a work-life balance these days. That's why our new flexible work policy will benefit all of us. 这句里,作者通过使用 "we" 和 "us" 将自己与听众归为利益一致的群体,这样更容易说服听众接受新政策。

又比如,使用 "you" 等第二人称代词直接指代听众,作者可以令听众感到被关注、被重视,从而更投入到话题中。

请看这个句子:

Imagine you are walking along a tranquil beach, with soothing waves gently caressing your feet. You take a deep breath of the fresh ocean breeze. Don't you feel all your stress just melt away at that moment?

这句里,通过不断使用 "you" ,作者让听众身临其境地想象场景,这样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虽然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工作原理”并不难理解,但在写修辞分析文时,分析它们的难度并不低。因为,Diction 和 Strategic Use of Pronouns 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目标都比较小,不太显眼,不容易被发现。

比如名词的细微变化:使用“灾难”比“问题”更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反应,增强文本的说服力。

比如代词的细微变化:用“我们的孩子”代替“孩子们”更能激发读者对于共同身份的认同和责任感。

这些变化都是很微小的,是藏在字里行间的,需要分析文作者对这些细微变化很敏感,才能发现作者使用了这些修辞手法。

刚刚这些分析不难理解。我在修辞分析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困难的任务不是为学生讲明白这些修辞手法,而是让学生相信这些修辞手法不是老师的强行解读

有个上海平和的学生就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我至今印象深刻。他问,那 Diction 和 Strategic Use of Pronouns 目标那么小,老师你是怎么分析出来作者在用的?有没有可能作者只是碰巧用了某个词(某个动词或代词)?

答案是,找证据就好了。

这里我们说的证据,是说明“作者的确有意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证据。

比如,如果一个特定的词汇或代词在文本中多次出现,并在关键节点扮演重要角色,这可能表明作者有意为之。

我们也总结了在不同的学制下分析文学习的不同,每位国际学校的学子都能在这里 pitch 自己的分析文学习内容。

IB 阶段的分析文学习

想要在 IB MYP 的 Language & Acquisition 这门课中拿到理想的分数,你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

而 IB MYP 的另一门英文课 Language & Literature 对于「分析能力」和「分析文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加明确,考察的就是先分析,再写作的分析文。

G6~G8 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分析能力」?

G6~G8 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分析能力」?

到了 IBDP 阶段,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在延续对于分析能力的要求的同时,在考试中也会有专门的 Paper 来考察分析文的写作能力。

G6~G8 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分析能力」?

IGCSE 阶段的分析文学习

IGCSELiterature in English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 ,要求大家捕捉和赏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并且还要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析成果哦。

G6~G8 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分析能力」?

A-Level 阶段的分析文学习

到了 A-Level 阶段,Language and Literature这门课对分析能力和分析文的写作能力要求更加深入。分析文字的深层含义、作者的修辞和语言选择已经算是入门级别,还要写出一篇结构完整的分析文!

G6~G8 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分析能力」?

AP 阶段的分析文学习

AP 体系的 Language & Composition这门课对于分析能力和分析文写作能力是极度重视的。整门课的 9 个 Units 中竟然有 5 个 Units 都在学习修辞学(也就是要求写分析文)。

G6~G8 家长必读:如何培养国际学校孩子的「学术分析能力」?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全新笔试BMSAT揭秘 牛津官方样卷更新

下一篇

宾大工程学院硬性要求国际生成绩单一律需WES等认证!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