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的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新加坡国立大学的Prof. ELAINE HO LYNN-EE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教授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并担任东南亚城市研究计划的联席主任。教授长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化议题,迄今在该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她曾参与多个新加坡国家基金会资助的研究计划,并受邀在Urban Studies、Geoforum等国际知名刊物担任特约审稿人。何教授的研究成果使她赢得了新加坡青年学者奖的殊荣。她是公认的东南亚城市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研究领域
教授的教学领域具体包括: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城市社会学、东南亚环境与发展等课程。
教授的研究兴趣集中在:
东南亚城市变迁过程中的公共空间与社区演变
城市边缘群体如外来移工的城市融入经验
文化遗产如美食中心在品牌化过程中的地方感变化
城市中不同群体如年轻人的生活体验与空间认同
人文地理学家的自我反思在城市研究中的意义
共享经济模式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研究分析
Social sustainability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in the sharing economy 发表于Geoforum,2019年。探讨新加坡民众参与共享单车平台如Mobike时的复杂动机,分析这种共享经济模式对社区凝聚力的正反面影响。
Place-making and vesting in a Southeast Asian city 发表于Urban Studies,2018年。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新加坡一个社区改造项目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如何影响居民的空间认同感。
Producing urban spaces of capability: Migrant street food vendors in Singapore 发表于Urban Studies,2017年。考察新加坡外籍小贩群体如何通过设立动态的街头小吃区为自己争取城市公共空间,展现他们重塑城市空间的能动性。
Encountering, writing and representing the city: Issues of reflexivity and positionality 发表于Geoforum,2015年。讨论人文地理学家在进行城市田野调查时的自我反思问题,分析研究者的主观视角如何影响对城市的认识。
Ordinary Singapore: Branding and consuming food courts 发表于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2015年。探讨新加坡政府打造美食中心为国家特色文化遗产的品牌策略,分析这一过程中空间意义的改变。
项目分析
新加坡公共空间变迁研究项目,新加坡国立基金会资助,2020-2022年。
东南亚城市化与社区转型项目,新加坡教育部资助,2017-2019年。
新加坡Hawker文化保护项目,国家传承委员会资助,2015-2016年。
研究想法
一、东南亚城市空间的数字化研究
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东南亚城市不同区块的人流动态、商业分布、交通模式等
探讨数字空间如社交媒体在改变城市居民的空间认同感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影响
应用数字孪生技术预测城市规划改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二、东南亚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商业化
考察东南亚城市在保护历史街区和开发旅游业时的平衡策略
分析文化遗产商业化对社区认同感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提出既保护文化遗产又促进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东南亚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
研究东南亚城市改造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互动关系
提出增强公众在城市治理和规划中的话语权的机制
应用参与式方法收集城市基层居民的需求,提高政策响应度
申请建议
1、深入研读导师的主要论文,了解其最新研究动态
重点关注导师在Urban Studies、Geoforum等顶级期刊上的最新论文
研读论文时,立足东南亚背景,对方法论和理论框架进行深入思考
2、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讨论和活动锻炼研究视野
主动参加东南亚城市化研讨会,跟进前沿研究动态
合作翻译相关外文论文,培养学术语言表达能力
3、考虑与导师研究联系紧密的创新论文题目
数字人文地理学在东南亚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东南亚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包容性发展
4、认真撰写RP
阐述研究背景、问题、目的、方法、创新之处
展示对文献理解的深度,文字表达的逻辑性
5、主动与导师沟通,提前套磁
发送阅读论文的思考和见解,寻求导师意见,表达申请意向,征求导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