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分享的是本届斩获剑桥大学 数学专业offer的芦同学,她说: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
01、我与数学系从解谜游戏到人生规划
就像小标题所言,我最初对数学产生的兴趣就是来源于每次挑战完成解谜游戏和数学问题所带来的满足感。此后每一次对选课以及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所积累的经验,进一步帮助我奠定了以数学为中心的未来发展规划,乃至事业重心。
于我而言,数学是一切理工学科的基础。之所以选择剑桥大学,不仅是因为它在数学领域的顶尖地位,也是因为其丰富灵活的课程设置,将这门包罗万象的专业发挥出了更多未来可能性。
图片来源 剑桥大学官网
不论是与计算机领域“接壤”,与科技市场联通,或是深入金融和商业领域创造价值,都可以在未来学习中一步步摸索与尝试,慢慢确定自己的方向。因此,当我收到剑桥offer时,期待和思索或许大过于纯粹的兴奋。
02、PS素材贵在长期积累
不少人认为文书的内容重点应该在表现自我,抒发对于学科的热爱,但实际上,我认为占据PS大部分篇幅的应该是对于学科的分析和理解,相关经验的习得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
为了表现在学科领域上的成长,建议学弟学妹们在高中期间,或更早就开始积累丰富的学术项目和活动经验,以求达到对大学专业内容的初步理解。这些活动可以囊括不同的方向和形式,就我的经验而言,以数学建模和分析为主的HiMCM活动,以课题研究和报告撰写形式进行的ST Yau Award评选,以纯理论答题方式展开的SMO,AMC等,以及校内外相关的研究项目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也可以在文书中加入学科相关的课外阅读和各类自学内容。诸如各大高校的公开课,大家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资源观看了解。也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阅读相关书籍,这里我也推荐一本David Bachman的A Geometric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Forms。
在PS写作中,重要的不仅仅是积累足够的素材,更需要表达出自己对每一段经历的思考,以及对数学学科更深入地见解。这可以体现出在一次次探索中对所申学科的理解不断加深,以及对自我的不断迭代。只有基于清晰的认知和丰富的实践,我们的热爱才不再是空喊,而是实实在在推动我们的潜力。
03、备战STEP:
熟悉笔试风格,保持做题手感
A Level大考结束后,我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准备STEP 2与3两场考试。在包括TMUA,MAT等数学方向的入学笔试中,STEP的难度相对而言较大,也远高于课内标化考试,在前期准备中也需占据较多的精力。
所以我首先对照官网的STEP specification文件梳理笔试会涉及的学科内容、需要熟记的公式等,为后续大量练习打牢基础。我优先学习了考纲中涉及但在校内未学过的内容,例如双曲函数等,并做了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和记忆。历年past papers和答案也可以在官网找到。我认为这是准备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源。建议同学们合理规划时间,将其作为样卷,阶段性地评估自己的水平,针对不同的内容查漏补缺。
另外,在练习中可以逐渐熟悉STEP的出题风格。例如,STEP每大题约有3-5个小题,彼此之间注重连贯性,往往步步推进,因此在后面的小题中遇到困难,可以套用前面得出的结论或方法先做尝试。需注意的是,由于STEP的计分方式在是12题中选得分最高的6题计分,所以对题目的选择非常灵活,也十分重要。
建议学弟学妹们结合自己做past papers的情况,提前分析自己的强弱项,合理规避弱项。这不仅可以保证笔试时间效率最大化,也能帮助大家稳定心态。最后,紧张是必然的,唯有拥有及时调整状态的能力,才能保证思维冷静,合理把控时间。除了放平心态之外,也可以通过提前多做计时练习的方式,适应笔试节奏,在正式笔试中真正做到“平常心”。
04、剑桥数学系面试建议:保持冷静,清晰表达
剑桥数学系的面试流程也许会因学院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面试要点大致相同。就我申请的学院而言,面试分为两部分,分别侧重纯数内容和应用数学内容。面试以在线上会议中通过共享白板现场做题的形式开展,要求一边书写过程一边向教授讲述解题思路和步骤。
由于时间有限,这对大家的心态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在正式面试前为了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我进行了多次模拟面试,这确实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得益于老师们在每次模面后给出的反馈,我认识到面试官考察的首要标准并不是我们是否能够第一时间解出正确答案。
能否和教授进行流畅地沟通,围绕题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发现思路不通或出现错误时灵活地做出调整,才是面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大家平时可以通过多找题目做英文讲解练习,整理专业词汇和表达,针对不同课题进行集中训练等方法稳步提升面试表现。根据我的经历,面试中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不会过于复杂,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稳定心态,尽量有条理地书写和表达,顺利通过面试~
05、趁着年轻 我偏要勉强
在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总决赛中,詹青云在结辩有言: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成为华语辩论结辩史上的经典之作。这句话的魅力不在于其作为四辩的高超技巧和语言能力,而在于一份在如今社会高压之下越来越珍贵的青年豪气。
我希望将这句话送给面临申请的学弟学妹们。尽管它只是一句脱离情境和个人实际情况的意气豪言,我仍认为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我们需要这样纯粹的鼓舞,来坚持和前进。
申请之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环环相扣的机遇和挑战中,担忧焦虑无可厚非,只有稳步向前才能最终抵达目的地。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够整理心态,步步前行,进入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