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美国的小留学生有感于美国家庭的热情好客,从而无拘无束,结果往往双方关系变得紧张,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美文化差异的玄妙如何作用其中?老师带你深入理解寄宿家庭背后的美国文化。
小留学生如何融入美国社会
这几年来美国念中学的小留学生越来越多,曾作为国际项目负责老师的我也经手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内的小留学生,同时也听说了众多小留学生在美国学习生活不顺利以及与寄宿家庭相处不融洽,甚至被赶出家门这样骇人听闻的故事。
很多时候小留学生解决问题“不够恰当”不仅仅是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缺陷,还有很大程度上的文化认知差别。如果这个孩子对美国的家庭和社会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这样的故事也许根本不会发生。
“融入”不仅仅是吃西餐 听英文歌那么简单
每年接新生的时候很多中国家长总会问我:“我的孩子要怎样才能融入美国社会?” 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惯用套辞一定是“孩子要多交美国朋友,多练习英文,多看美国小说和历史书籍”等等这种不痛不痒的回答。
但是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却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东西——中国来的孩子究竟要怎样才能融入美国社会?这里的“融入”在我看来远不止是说流利的英文,听美国的流行歌曲,穿美国的品牌,甚至爱吃炸鸡薯条这么肤浅简单的东西。
“融入”是一个对于新的文化有渗透性的充分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回应关系,以及在这种文化中能够生活得如鱼得水的感觉。在我看来,这种定义下的“融入”甚至在很多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的华人身上都很难看到,更不要说初来乍到的小留学生。然而,这种“融入”是否就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其实又不然。
“融入”从理解什么是 “高语境”和“低语境”开始
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中国文化是一个我们称为“高语境”的文化氛围。什么是“高语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以前中国人谈恋爱,一个眼神交换就可以确定关系谈婚论嫁了。“高语境”的文化环境往往出现在一个单一的种族属性中,整个民族都分享同一种文化背景,因此在彼此的交流境况下可以省去许多繁琐的互相确认的部分。这样的文化环境在日本、韩国、北欧等文化相对单一的地方存在得很多。
而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中国学生很容易陷入我们称作“玻璃罩”现象的困境,即高语境文化内生活的人群对于自己的文化非常看重,相对来说不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并且也经常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文化去理解和套用别人的想法。
与“高语境”相反的是“低语境”文化,特指文化交杂,种族繁多的文化背景。在这种文化情况下生活的人群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随时防止得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对方,因此会格外注意说话和做事时候的礼貌和客气,以及随之而来刻意保持的距离感。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很容易看出来,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其文化环境就是与中国文化截然相反的”低语境“文化。大部分受过教育的美国人无论做事还是讲话都很有礼貌,看上去非常关心留学生的生活和想法,但是这不过是因为他们养成的文化习惯,为了表示对来自其他文化人的尊重,说到底是为了防止引起冲突。在两种语境下相遇的人,很多情况下往往文化的出发点就是不一样的。
不要因为美国家庭的热情而无所顾忌
拿住在美国寄宿家庭的中国学生来举例:初次见面,中国孩子很客套,很拘谨,但是美国家庭无比热情地欢迎,问长问短,还常常开个派对邀请左邻右舍来一起庆祝。
中国留学生在看到美国人如此有礼貌和客气的表现后,很容易套用中国语境,立刻把这个陌生家庭当作了两肋插刀的好朋友,从此敞开心扉当作自己人相处,住在寄宿家庭里更加是立刻把别人家当作自己家,没了任何拘束。然后从美国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客气和热情是为了保持距离并且不冒犯这个新客人。
直来直去的谈话没有指责的意思
中国学生忽然如此亲热又无所顾忌,美国人自然要犯嘀咕。作为直来直往的典范,他们一定会立刻指出自己的所见所想。因为在低语境的文化环境中,各个民族之间没有文化共通的部分,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倾向于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把问题都说出来。
然而这时候,中国孩子内心已经把美国家庭当作了自己家,忽然被这样指责一下,又再次无意识地套用中国语境,认定自己被美国家庭嫌弃和讨厌,内心爆发出无限的委屈和怨恨,又化成更多的任性,如同小孩子撒娇一般,希望以此来挽回家庭对自己的感情。
这样的情绪反应来源于潜意识里认定美国家庭就是自己中国亲人一般的思想(高文化语境的”玻璃罩“开始影响判断力),因此中国孩子误以为在中国家庭中对孩子的无限包容一定也可以在这里实现。但是,在美国的家庭生活中,孩子与父母都是互相独立的个体,更不要说一个来自外国的孩子,美国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更不敢去把这个孩子当作是自己的亲人(低文化语境的距离感刻意保持问题处理的中性化)。
这样的文化隔阂和完全相反的文化语境,往往是所有文化冲突最开始的导火索,而美国父母和中国孩子自始自终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语境中,也失去了沟通一开始需要的相同的文化出发点。
理解对方出发点才能更好融入
那么,作为从中国来的留学生,到底要怎样才能够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呢?其实“融入”不代表忘却自己的文化,恰恰相反,“融入”是拥有理解两种文化的力量,即我们之前所说的相同的文化出发点。试想,如果一个中国孩子能够了解美国人的文化出发点,与他们保持一样的客气与礼貌,那么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等于是和他们站在了同样的文化平面上。
在初期的距离感阶段过去后,美国人慢慢发觉这个外国来的孩子其实很好相处,而且没有任何让人不满的行为(中国孩子很多时候在家的表现在美国人看来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在餐桌上大嚼食物发出很大声音),是一个很优秀的客人,那么自然彼此间的距离也会进一步拉近。
“融入”还有很多更广泛的例子,比如融入美国的学校生活、社交生活以及在未来工作之后的职场生活。但是“融入”的根本出发点是对不同文化环境的理解,以及保持在同一个文化出发点。这里仅仅以寄宿家庭作为例子来谈一谈文化冲突的问题。
文化的理解和融入都需要双方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寄宿家庭的生活经常难以预测,因为涉及到学生和家庭两方面的文化出发点,只有在彼此都达到一致的时候,才容易有最理想的寄宿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