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学如NUS/NTU的授课硕士是否水?

01、学历的鄙视链到底在鄙视什么?

学历鄙视链一直都有,不只是留学海归和本土研究生之争。单看大陆的学历鄙视链:

本科鄙视专科,双一流鄙视双非,东部211鄙视西部985,TOP2鄙视其他所有...

鄙视的心理逻辑是什么?那就是自认为我高你一等,再往深一层即我是社会精英,要比你站在更高的社会阶级。

那些站在鄙视链顶层的人,理所当然认为所有最好的社会资源包括教育在内,都应该属于他们这一层,把这条鄙视链再延申到留学上面,即:

美国留学鄙视英澳留学,英澳又鄙视新加坡、香港、日本、韩国等等。

鄙视的由头无非就是学校排名水分太多、一年学不到东西、不做研究不写论文没有含金量等。

是,这些可以用来口诛笔伐的点似乎都没毛病,但我认为把这条鄙视链剖开来看,费用的差距几乎能解释大部分歧视的源头。

同等本科背景下能去香港、新加坡最好的学校读硕士,选择英美读一个排名和知名度相当的大学问题也不大,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站在鄙视链的底部,无非是因为家庭经济的限制。

而且,对于选择香港和新加坡的人来说,一年制授课型硕士不仅费用更低,学习时间也更短,他们能迅速用最低成本拿到差不多的回报。

我们都以为只要出去留学的人都是家庭条件很富裕,但从实际咨询我的学生群体来看,真正能不受经济预算约束的家庭屈指可数。

很多留学生不乏小镇做题家出身,也有的自己工作好几年才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留学资金,跟真正的中产阶级以上学生相比,他们有限的预算只能支持自己完成较短时间的留学,做相对保守的教育投资。

我们当然知道美国站在留学鄙视链的顶端,当然知道伦敦是最佳的留学城市,以自己的申请背景选择英美名校也有机会,可是经济基础几乎决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选择美国和伦敦。

反过来看大陆读研,经济成本确实低,但有多少人能保研、考研上清华北大?最新一年470万考研人,又有多少能挤进C9的院墙之内?C9硕士中,又有多少人的父母是工薪阶层?

不管考研还是留学,教育都是用钱砸出来的,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人真的是在鄙视一年制硕士学制短、不做科研、不搞学术吗?人家鄙视的是位于他们之下的阶级,在同一个职场和他们相提并论。

更可笑的是,有些人明明自己就站在被鄙视的底端,不发奋进取,没有同理心,还反过来以鄙视为能事。

难道新国立和南洋理工大学排名亚洲TOP,授课型硕士学位仅因学制短、不搞研究就如此不堪了?这些硕士毕业生放在大陆和海外任何行业的就业市场中,学历也还是认的吧?竞争力也还是很足的吧?

新加坡授课型硕士的确不像大陆2/3年硕士那样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但大多数岗位其实都是基础工作的叠加,一年制硕士训练的就是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对职场人士来说,其实反而是大而无当的东西。

工作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在一家企业里面注重的不是你的新发现、新创意有多么大的学术价值,而是你的工作能为公司带来多大收益,想法有没有落地的可行空间。

所以学历的鄙视对能力的care只是其次,关键是你本身所属的那个阶级;就像贵族鄙视暴发户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和修养吗?而是他们的存在已经预示着一个威胁的信号。

人家可以PUA你的学历水,用学不到东西来否定你,但你不可以否定自己,不能自我PUA。

02、工科一年学制能不能学到东西?

很显然,那些选择授课型硕士的大陆学生(包括我自己在内),首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这个学历既然能通过官方认证,企业在招人时也并没有存在普遍区别对待的现象,从实用角度来说,学不学得到东西都是次要方面的问题。

何况大家认为一年制硕士学不到东西,只是说不做科研得不到系统的学术训练,学习时间更短没有办法展开更全面的学习。

我们对于传统工科的期许都是呆在实验室里面做研究、搞发明,这部分人如果光靠一年的时间上上课,确实学不到什么符合培养目标的东西。

但工科还有传统工科和新型工科、硬工科和软工科之分,工科行业还有大量实验室以外的生产现场。

对于硕士毕业后从事现场工作的工科学生来说,技术实操、人员管理、生产安排等能力,会比具不具备研究能力更重要。

他们的求职核心竞争力是实际工作经验,学历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附加价值只是起到一个敲门砖的起点作用而已。

很多类似的基础工作,本科生就能做,甚至专科生能做得更好,但为什么招聘的时候要找硕士不招本科、为什么要招985/211而不招双非?归根结底是因为这样的岗位有限啊!

大陆高考、考研的初衷或许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但资源有限,大部分行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缺口也有限。

最终教育只是一种分配有限社会资源的手段而已,它不会绝对合理,更不会绝对公平。

所以我们辩论一年还是两年、三年学制硕士学的东西更多,授课型还是研究型硕士含金量更高,意义都不大。

不管几年制,只要你自己认真去学了,肯定能学到东西。

而且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我自己读一年制双学位的时候,白天实习、晚上上课,从头到尾做调研、赶大小作业、做pre,这些环节对我毕业之后进入四大工作确实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比大陆研究生,我初入职场的一些良好工作习惯、独立工作思考能力,也是在香港读硕士时积累下来的。

我承认自己没有办法跟本科就是985/211和海本的学生竞争,也不具备做科研的潜质和能力,但我读一年制硕士时没有混日子,身边大部分同学也在努力为了工作而疯狂实习和考证。

这一年时间,除了最终给我们一个留学生的身份、一个硕士学历,还给了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让我们能在就业竞争力并不突出的情况下,有一段不长也不短的缓冲时间,仍然以应届生的资格加入到越来越卷的职场竞争中。

所以我认为一年制硕士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我学到了知识,能力的增长也比大家想象更多。

0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家口中的“水硕”?

新加坡和香港的授课型硕士水,永远是去不了的人吐槽更多。

论生源背景,新二、港三哪所不是985/211本科扎堆?GPA85以上的学生谁不是一抓一大把?

这个平均门槛线其实已经拉得够高了,除此之外大家的语言成绩、实践经验拿去申请英美名校,基本也差不多了。

从我实际给学生选校的过程来看,很多人之所以用同样的申请背景选择了港新而非英美,一大半的理由在于费用的差异上。

而目前留学生人数大增,也没有更多的相关岗位来消化这部分增量。

留学生内部的就业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在英美留学费用远高于港新的情况下,很多英美留学生毕业后不见得能获取与付出相对称的直接经济回报。

另外,大陆这些年的经济发展这些年说实话也上来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的收入天花板足够跟英美竞争。

对于大多数没有足够资产移民的人来说,留学之后很大概率会选择继续回大陆就业,因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毕业生的结构化薪资差异已经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所以,留学生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大陆的这部分人才存量不像过去那样稀缺,是大陆应届生就业的一个整体性困境,而不是留学生含金量不高所导致的认可度降低问题。

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名校海归从外企卷入民企,越来越多的985高学历人才卷入相对发达地区的基层岗位,越来越多的普通学历应届生在职场中失去薪资议价的能力。

而这些,绝不仅仅只是一条简单的名校与非名校、三年大陆研究生与一年硕士留学生的歧视链能归因溯果的。

时代的漫天尘埃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几乎背负着一座大山前行。

我们应该期待有人能从这些层层困境之中找到一条突围的路,哪怕这个人不是自己,哪怕希望不属于自己,起码证明将来是有路可走的。

如果你认为在大陆读研就是你突围的路,那就做好准备,义无反顾地去复习、去参加考试;

如果你认为出去留学是你突围的路,那就在异国他乡坚定地走下去,所谓希望总是在坚持之后才发生的。

“愿大家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新加坡大学如NUS/NTU的授课硕士是否水?
收藏 0
上一篇

AMC8竞赛五大梯队难度分析和答题时间分配

下一篇

A-Level 经济vs商务应如何选择呢?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Molly老师
留学行业8年服务经验,擅长初高中留学背景提升及英美留学规划。VX:mollywei007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