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家长和学生来说,美国大学的招生流程总是充满神秘。大学申请人们希望通过打探和揣摩招生过程和要素来实现对自己的“完美申请规划”。
实际上,招生过程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阅读材料的招生人员有自己的偏好之外,不同类型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审核过程,一个申请人想通过一份完全一样的申请材料,去满足所有目标大学的偏好基本是不可能,因为“众口难调”。
不同的大学在审核申请时,有多大的不同呢?
私立大学往往会有一个招生委员会(Admission Committee),包含多位admission reader来审核材料,reader们负责不同地区的申请人,他们往往对特定地区和学校的申请人有着深入的了解。
华尔街日报WSJ采访的大学招生办人员表示大概有30多所精英大学在采取Admission Committee 这样的审核方式,UPenn宾大就是最初拥护这种方式的大学,科罗拉多学院、凯斯西储大学、斯沃斯莫尔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都在这种模式上调整出了自己的审核方式。
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要素的重要程度
图源:宾大CDS
专注报道美国大学招生和录取新闻几十年的知名作者,Jeffrey Selingo曾经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一篇深度分析文章,揭示了几所知名私立大学招生办的工作细节。
Emory大学的招生过程引入了很多标签,比如Recommendation,Intellectual curiosity等等,并且为每一位申请者在不同的标签下打分,单项满分为5,按照总体得分将申请人放入不同的cluster中,再逐步将cluster精简。
哈佛大学录取要素的重要程度
图源:哈佛CDS
作为美国排名第二的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在新生审核过程中相当“佛系”,均衡考虑所有的申请要素,来选拔全面“出类拔萃”的人才。
哈佛大学被美国非盈利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起诉,被迫对公众公布本科招生录取内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哈佛招生办会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学术成绩
课外活动
体育运动
个人品质
每一位招生办人员(每份材料通常被2-3个招生官会进行审核)对每一项按照1到6分的标准进行评分(1分为最高)。
每个单项评分被汇总之后得出一个“总分”,而这个总分将决定该申请人的录取。
如下表所示,在2014至2019年的录取季中,
总分为“1”的学生100%获得了录取;
总分在“2”的范围内的学生74%获得了录取;
总分在“3”这个范围内的学生,录取率则骤降至3.97%;
而3分以下的申请人的录取概率在0.1%左右.....
得分1和得分小于3的申请人,录取率差770倍!
哈佛对部分的文件向法庭申请进行了删减,但明确表明了那些在学术评分中获得“1”的学生通常都“提交了由教职人员审阅过的某些学术作品”。
另一方面,在学术评分上获得“2”的学生通常具有“完美或近乎完美的高中成绩和标化成绩,但没有超凡才学或学术创造力方面的证明”。
哈佛大学对课外活动评分为“1”的描述也进行了删减,但对“2”的评分标准提供了很多提示,具备“重要的校级,甚至可能地区级的成就”,例如可能是“学生会主席,辩论队队长,以及其他多个社团的领导者”。
个人品质评分既是哈佛招生评估系统中最抽象,最难定义的一项,也是诉讼中最具争议的一项。
哈佛官方给出了他们最看重的品质列表,包括:“幽默,敏感,坚强果敢,领导力,正直,乐于助人,勇气,善良。” 而公立大学,就很难效仿私立大学的这一套招生办法。因为预算有限,招生办人少,但申请人数太多。
他们同时又受限于州立法的各种限制,所以招生常常以GPA和标化成绩为基础,以近似公式化的方法进行,很难像私立大学一样,仔细去了解每一个申请人。
不过,公立大学也在进行录取程序上的优化,比如加州大学就已经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
2.根据课程类型,对申请人的GPA和课程难度进行更仔细的评估;
3.更强调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课外活动对学生个人的影响。
下图是UCLA的要素考虑优先级,可以看到,最重要的参考是成绩单(包含GPA和课程难度等)、标准化考试成绩和文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要素的重要程度
图源:加州大学UCLA C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