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见了不少学生和家长,感觉和前几届比起来,焦虑的氛围又再次升级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又感觉力不从心。举凡课内学习,托福,SAT/ACT,AP考试,夏校,科研,刷题型竞赛,创新型竞赛,演讲类竞赛,社会责任型活动,领导力,学校社团,才艺,及其他种种课外活动,都像一块块压在胸口的头,挥之不去。
说实话,我觉得最近几年的竞争确实升级了,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1. 家长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开始有了转变。国外通识教育的理念逐渐受到认可。
2. 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国的家庭越来越多。
3. 从往年差生才出国的氛围,转变成好学生也出国。出国生实力整体越来越强。
4. 留学准备越来越提前。不少家长从小学阶段或是初中阶段就开始有意识的给孩子做出国的规划。
但是,真的有必要这么焦虑吗?真的有必要把方方面面都做到完美吗?
我觉得,每个档次学校,招生的标准都不一样。如果您孩子的目标是前10名大学,而且确实有这个基础实力,那确实有必要把方方面面都做好。但是,绝大部分的孩子并不属于这个梯队,也没有精力和必要性去完美完成所有事情。但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他们在整个高中阶段,都在尝试做着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最终往往弄巧成拙,录取结果反而低于自己的真实水平。
最明显的例子在哪呢?今年高三这一届的金中中美学生就是一个例子。金中中美班的卷虽然还没有到海内外闻名的程度,但是至少在南京的留学圈里,还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做为南京国际部的花魁,每位进入这个学校的学生,都觉得自己未来是美本前10名的种子选手。
所以当他们一进入高中阶段,就开始摩拳擦掌,争先恐后搞起各种高难度的竞赛、科研、和AP,觉得这些背景是录取前10名大学的门槛。不久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这些学生不止托福成绩进度缓慢,连课内成绩也连带受到了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本届金中中美准毕业生,绝大多数学生SAT/ACT并没有出分,甚至不少学生连顶尖名校门槛的托福110分都望尘莫及。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个现象就是过度焦虑造成的。
其实每年金中中美能录取美本前10名大学的学生,也就那么1-2位。如果您孩子的能力真实属于这个档次,确实可以好好做好规划,把各种活动竞赛科研排满。但是如果您孩子属于比如中等生,就没有必要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更应该优先确保课内成绩,然后加强托福学习。如果学有余力,再去考虑其他活动,尤其对要花大量时间的活动,必须审慎考虑。
毕竟申请大学有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准备,所以如何选择主次顺序就非常重要了。我大致上列举了一下我心目中的重要性排序:
课内成绩(GPA)>托福>独一无二出彩课外活动>出类拔萃顶级才艺或能力>世界级顶级奖项>SAT/ACT>世界级顶尖夏校>深度学术探索及科研>深度社会责任活动>学分夏校>AP>创新型竞赛>非学分夏校>学校社团领导(非划水)>向背景提升机构采购的高大上活动>纯刷题型竞赛>普通活动或志愿者。
(这个排序根据学生情况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就读AP课程的学生,AP的重要性就会大幅度提高)
当我给学生规划的时候,大致会根据这个列表来判断如何安排时间。当一个学生课内成绩都不是很理想的时候,就应该要花更多时间去提高课内成绩,而不是去花大量的时间刷数学竞赛。对我来说,这个就属于本末倒置。
或是再比如,一位高一学生现在的托福水平还在80多分,目前就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科研或竞赛上,更应该优先加强英语能力,尽可能的提高托福成绩。
其实各位学生和家长不需要太焦虑。我看到太多学生的留学规划,整体本末倒置,目标过高造成什么都想做,而把最重要的课内成绩和托福抛之脑后,最终后悔莫及。
切勿好高骛远,才能走的更长远。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