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SAT纸考的考生看到这一消息,一定都会松了一口气,因为历史题材文章向来是SAT阅读备考的重要障碍,也是制约高分的主要瓶颈。今天的这篇文章会分为三部分深入解读这项重大变化:什么是历史文章?为什么不再考察?对于备考有何影响?
01什么是历史文章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现有SAT纸考的形式:阅读部分5篇文章,第一篇永远是小说,然后会有一篇社会科学、两篇自然科学,以及一篇历史。其中社会科学以及历史有些相像,但差别在于前者出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常常涉及某种实验,而后者按照官方定义仅仅涉及两类内容——“建国文献”和“全球对话”。
简单来说,“建国文献”就是美国建国初期那会的各类探讨,话题范围多种多样,包括宪法的更迭、中央与地方关系等等;“全球对话”则是将地域范围扩展到了全球,比如南非的种族隔离、英属印度的独立等等。为什么历史文章令考生闻风丧胆?因为语言难度以及背景知识。
具体而言,历史文章涉及的词汇量以及句式难度不亚于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此外,为了更加轻松读懂文章,确实也需要了解一些常识性历史知识(比如民权运动)与政治知识(比如三权分立)。
一篇典型的历史文章段落,其中蓝色标注了GRE级别难词、黄色为熟词僻义、绿色为习语及词组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历史文章严重制约了SAT考生的出分:相当比例的考生干脆直接放弃历史文章,最后卡在300分;部分考生有幸读完了历史文章,连蒙带猜也许能拿到330分;只有真正读懂相当比例文章的少数考生才能突破360分。
02为什么不再考查
在设计考试方面,CB是个知错就改的机构。CB在SAT机考筹备阶段主持了大量研究,其中包括阅读语法两个科目的有效性测试,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确实有些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出了问题,比如历史文章。
一部分原因是历史文章不符合SAT机考的文章长度限制:SAT纸考都是一大篇长文对应大概10道题,但机考是一道题对应一小篇短文,而历史题材文章常常需要长篇大论才能讲清楚论点,因此长度不合适。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研究证据表明学生是否能读懂历史文章“并非大学学术适应力的必要前提”。
我个人感受也是如此:作为SAT阅读老师,带着学生读懂超高难度的文本能够带来不小的教学成就感,但这些内容确实远远超出大学教材涉及的语言难度,实用性堪忧。
顺便一提:语法科目有两类考点也由于相似原因而被废止:“常混淆词汇”(比如affect和effect)和“惯用表达”(比如stand in和stand for)——前者确实与语法关系不大,毕竟多查词典就能解决,而后者尤其让语法老师无可奈何,因为固定搭配的背后更是没什么道理可言。
官方文件当中明确表示不再考查历史文章
03对于备考有何影响?
取消历史文章带来的影响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高难度词汇的背诵压力略有降低,但并未完全消失。这是因为语言难度极高的题材并非只有历史文章,小说也会取材于19世纪左右的书籍,只不过近两年比例有显著下滑。
但是,从目前公布的机考习题来看,小说以及诗歌短文的语言难度仍然不低;此外,难词也遍布于各类题材文章的题干及选项。因此,为了快速读懂,还是需要尽可能提升语言实力——换言之,如果想拿高分,GRE难度的单词还是要背。
SAT机考习题当中的一篇小说短文及其题目,高难度词汇仍然存在
二是背景知识的掌握压力显著降低。
对于明确表示不考察学科知识的SAT考试来说,背景知识掌握到常识级别就基本足够,而其中带来较大压力的主要是历史文章,毕竟中国考生普遍对于美国历史与政治不够熟悉。
历史文章彻底消失之后,背景知识问题基本局限于科学题材,这下问题就好办了:社会科学基本不需要什么背景知识,而中国考生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自然选择与进化论这类自然科学基础概念掌握得普遍比较好,只有个别领域(比如天文学、地质学等)的知识需要补充。
SAT机考不再考查历史文章,确实会让备考压力有所降低,继而缩短备考周期,整体而言是相当利好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