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高质量的个人陈述,并不是语言描述和写作技能上的高超,而是能够在讲述个人经历的同时展示出对申请专业的理解、能在大学学习的潜力、具备独立学习者的特质,让你的形象与过往真实可触地呈现在招生官眼前。
建立一个真实可触的形象
如何去体现写这些关键点呢?写作前自我剖析,写作中讲好故事。今天我们不讲老生常谈的PS大纲,而是聚焦学生个体,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特质。
锦囊1:前期调研,摸清大学需求
选择“A”和“B”的同学们请看过来!不要一上来就想动笔讲故事。写PS就好比把自己“推销”给大学,摸清需求是成功的第一步。
不知道如何下笔,或者不知道如何挑选个人经历,危机来自于两方面:
(1)不了解大学对申请者个人陈述的期待 。
前期调研的作用就是去梳理目标院校的期待,比如期待看到与申请课程相关的研究经历,期待看到学生具备在大学学习的潜力等。申请者可以从呈现学科实力和展现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筛选项目经历。
UCL期待申请者撰写的内容
(2)申请者不够了解自己的优势。
每段经历都有侧重:体现学科专业能力、体现学术研究能力、体现对学科的认知和理解、体现个人的价值观与成长。申请者需要剖析自己每段经历最突出的特征,进行个人陈述中的排兵布阵。
曼大期待在PS中看到的能力
及时回顾项目并记住个人亮点有助于个人陈述的书写,所以千万别参加“水项目”或者在项目中“划水”,不然最后除了证书什么也没记住就惨了!证书和认证固然是个人经历的重要证据,但将经历转化为大学中独立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才是大学最看重的。
锦囊2:展现实力,讲好故事
在前期调研完成后,申请者应该梳理出自己应该选择哪些经历,去突出哪些能力和品质。在讲故事的时候,时刻记得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思考,叙述事件本身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这是你吗?
下面是一个很垮但经常出现的例子/模板:
“我参加了A项目,做了B、实现了C,最终获得了D奖,还收获了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英语写作能力,学习到了E这个知识,增加了对F学科的深刻理解。”
就算写上100个“深刻”,这样的平淡叙事,能走进招生官的心吗?
LSE提供了一个糟糕的例子
很多情况下,同学们说的都是真的,因为项目确实可以获得这些知识和能力。但是这话,怎么看都像是“项目宣传册”,而不是一个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不管是学校的小组合作,还是背景提升项目,都别划水!实打实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才是真谛。
不管是突出学科能力还是突出学术能力,研究性学习都是同学们最常选择的故事。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如何突出深刻与真实:
“……为了能够获得一手信息,我真的给巴塞罗那俱乐部写了一封信……”
ASDAN EPQ研究课题:《分析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近年来经济状况不佳的因素》
突出收获:经济学研究方法、沟通能力、进取心
“……我的实验材料因为台风无法按时到达,所以我采用了Plan B计划……”
ASDAN EPQ研究课题:《一项有关短期内促进土壤中和石灰材料的研究》
突出收获: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项目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泥泞的道路让走访变得艰难,但也让我对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同身受……”
ASDAN EPQ研究课题:《纪录片:探讨我国城乡女童保护现状差异的原因》
突出收获:纪录片导演经历、价值观建立、学科理解、职业理解
这样的经历不仅可以真正锻炼到学生的多种技能、增加对学习/研究过程的理解,还能够在PS中为招生官建立一种【画面感】!
PS需要画面感
仔细想想你的经历中有哪些充满画面感的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