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给走美本方向的新高一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中考结束以来,一直是新高一学生家长大量咨询的时间段,目前大家的高中选择基本都尘埃落定。我作为留学顾问也见证着家长和学生们繁忙、紧张、焦虑又纠结的过程:等待分数、选择高中、最终确定学校。虽然高中都已经确定了,但是我们还是会听到很多家长和孩子对中考成绩抱有遗憾,没有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以及对自己选的高中仍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不知道在这个池子里会对后面申请的大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比如进入南外本部的会说本部美本录取情况这么差,还是应该去国际部的;进金中中美的说,今年大家分都好高,中考均分633.7,真担心太卷孩子卷不赢等等。另外我们也看到一些年级比较低的家长都在考虑不走常规路线,在考虑新的国际学校,外地的国际班以及有部分很优秀的9年级学生已经转入常熟UWC。
首先,不管进入的是哪个高中,哪类班级,高中都是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重新洗牌的阶段。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每年都会看到有中考分数不高的学生但是在高中成绩直线上升,也有中考分数很高的小孩在高中没有适应的特别好,状态不理想的情况。所以对自己中考成绩满意的,开心之余也需要有危机意识,好好把握现有优势,继续在新环境里挑战自己;对自己中考成绩不满意的,也不需要气馁,从现在开始严格要求自己,超越班级最高分成为第一的也可能是你。
对于专业的美本顾问来说,我更看重的是除了分数之外,孩子的自身的一些特点和潜力,而不是以目前的分数来预判他们接下来的美本申请档次。这也是为什么我这边会有学生中考六百二十多分的能录取美本前十的学校,也有中考不到六百分的录取前三十学校的原因。
另外高中阶段开始,我们很少看到成绩好的学生是靠自己的“天资聪颖”出来的,在各个申请池中,排名在前面的,第一梯队的学生都有一个特点:自律性相对比较好,努力,学的扎实;而不是像在初中阶段,不少学生感觉靠自己的天赋和临时抱佛脚也可以不错。
第二,了解自己所在高中的特点是什么,优劣势分别是什么;高中只是一个平台,一种课程,不管你在哪个高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感到一定程度的不满和失望,所以不要对学校本身报有特别大的期待,高中阶段依然还得靠孩子们,靠家长们,以及我们申请机构。
比如你中考分数很高进入南外本部,然后学校的倾向是猛搞理科打比赛,但是这不是你最擅长的,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家长和学生们坚定地走适合自己的路,可能跟学校的倾向相违背的路,并且做更多的课外的工作去弥补学校缺失的人文方向的教育。再比如国际班的学生,如果校内课程太偏向理科,特别是IB和Alevel的,在搞好校内GPA之外还有余力的话,很鼓励学生去拿几门文科的AP成绩,为自己的申请添加砝码。
美本申请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管你学什么课程,普高,IB, AP, Alevel, 中加,只要你本身够优秀,准备的够充分,规划得够早,那么你都有可能申请到顶尖名校。虽然大家可能常常会听到某个高中有录取天花板,录取历史情况等,但是随着我们大家准备美本申请的意识越来越早,做得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我相信录取的历史也会不断被更新。特别是自疫情以来,新高一这届进入国际班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新高,我也乐观地期待25届的美本申请结果。
第三,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是什么,扬长避短。美本教育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重视多样性,而我们的教育,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趋同性。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希望自己是学校里的那个第一名的学生,要是我是她/他就好了,因为分数最高的就进最好的大学;但是美国的教育不是这样的,比如虽然美国各高校也都想成为排名第一的学校,但是没有哪一所学校想成为现在在第一名的那个学校。所以目标是美国顶尖名校的学生,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不要盯着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比。
从学习节奏,各项考试安排,活动选择,专业倾向选择等等都得有自己的节奏,不要担心别人在做什么,而我没有在做。比如这个暑假新高一的学生几乎都在学托福,但是如果你更担心高一第一学期的学习,那么你的重点可以是在预习校内学习上,而不是非得全部心思去搞托福。不要担心掉队,我们每个学生走的路都不一样,也就不存在谁在前谁在后。
再是,对于目标是美本的学生和家长,不要对任何学科还存有任何歧视。我们现在依然常常会听到要搞理科,是因为理科好才是真的牛;很多家长现在就开始担心后面孩子找不到工作,必须要学好找工作的方向;甚至部分留学机构还是在宣扬走文科就是曲线救国就应该被鄙视,我们中国学生文科差,没法跟人家美国学生文科比。
我想说目前理工科申请难度大,就是因为我们理工科强的学生多,竞争激烈;也正因为我们非理工科的专业普及不够,重视不够,资源不够,所以我们更应该去让更多的学生去探索非理工科的专业方向,才能达到百花齐放的状态。再就是家长现在也无需太着急,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说,你后面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至少应该能保证收入没有问题啊之类的话,也是没有必要的。
高中阶段是去让学生充分探索自己可能性的阶段,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任意领域的阶段,去引导他们怎么发挥自己特长的阶段。也无需太过功利地去做任何事情,比如活动,比如竞赛,在校内标化都学有余力之时,去做一些挑战和探索,在过程中的收获往往很多时候比最终的那个结果发挥的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