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是2024-25申请季刚刚斩获牛津大学工程专业offer的陆同学,他说:“玩中学,学中玩”。
01、申请工程专业是我的梦想
牛津大学是综合衡量后的第一志愿
申请工程专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并想要把理想变为现实。在小学的时候我就接触了计算机编程,也参加了一些机器人比赛,因而对工程,尤其是电子和计算机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Free Basic再到C++,从小学信奥到中学的CSP和NOIP,这些艰苦又充满挑战的学科思维挑战活动,让我对算法的极致追求逐渐感到疲惫。于是我决定把大学的申请目标转向能够结合硬件的电子工程,期待未来能够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创造出新的科技作品。
从小我就算是个“名校迷”,喜欢了解各种各样的名校,同时内心也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够迈入名校的大门。在升入本校高中之后,我意识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时候实现我的梦想了。在多个热门留学目的地当中,我最终选择了英国。因为在本校美本激烈的竞争中,平时成绩经常坐过山车的我根本难以拿出最亮眼的成绩。相比之下,A Level课程的灵活度以及不那么花哨的英本申请流程,让我最后坚定地选择在课外学习A Level课程,并且申请英国的大学。
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已经能够触碰到牛津剑桥的申请门槛。在和升学导师一起综合分析了学术成绩要求、笔面试难度、课程设置、学科优势、招生偏好等要素后,结合我的学术兴趣和发展规划,最终确定将牛津大学作为第一志愿。
02、将学术经历有逻辑地串联
筛选文书素材时学会断舍离
有关PS文书的写作思路,我主要是从自己做过的三个实践项目着手,循序渐进地展开。在JT科研营中,我积累了一些使用Arduino的经验和作品。其中包括一个计步器。这个项目和之前另外两个科研项目的内容非常契合。于是我和导师们一拍即合,决定按照项目的一步步发展和完善过程,有条理地将自己的实践经历串联起来。随后在文书导师们的帮助与指导下,不断精简内容、优化表达,最终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PS文书。
在PS写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因为字数太多而不得不大幅删减内容的情况。大家一定要根据导师们的建议,做好“断舍离”工作。对于项目中的非核心部分或者对申请帮助不大的内容,一定要坚定地把它们舍弃。文书的终稿一定要凝聚所有精华,把最能展现自己学术能力与逻辑思维的部分呈现给招生官。比如我原本计划通过自己读过的一本书,重点详细阐述自己对神经网络的见解。但和文书导师多次讨论后,发现某些内容的特点不够鲜明,于是我便果断将它们删去。
在所有项目经历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定是JT科研营了。在这里,我不仅学习Arduino和单片机,掌握了很多电子工程相关的知识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软件与硬件结合所带来的乐趣,证明了自己没有选错专业。
另外,我还曾加入到大学团队中,学习研究行人室内定位和精确导航的优化方法。在JT科研营制作计步器的经历,不仅让我掌握了陀螺仪的使用技巧,还为我后续的项目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PS文书中,我从使用陀螺仪进行计步,拓展到路线的精确绘制,再到引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尽描述,很顺畅地完成了对于自己高中课外学习的描绘。
如果大家难没法抽出完整的时间去参加一些学术或科研项目的话,那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以积累文书写作素材,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我比较推荐Make Your Own Neural Network这本书(我不会告诉你们这是我除了普高必读书目外唯一认真读过的书)。
说实话,电子工程和神经网络之间的关联密不可分,所以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对专业申请是有帮助的。而这本书的内容和讲解的语言浅显易懂,让人很快就能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至于后半部分内容则是讲解Python的实现过程,如果没有充裕的时间,也可以先专注于前半部分的理解。
03、多刷题适应笔试节奏
着重训练计算和答题速度
我准备笔试的方法其实相当直接,那就是通过不断地做题让自己适应笔试的节奏。我参加了PAT和ESAT两个笔试。在准备PAT时,我不仅刷完了大量的PAT真题,还重点复习了BPhO的Section 1,重新回顾了之前练习过的BPhO题目。
至于ESAT笔试,我则是按照以往的剑桥工程笔试ENGAA进行复习,着重提升自己的计算和解题速度。坦白说,ESAT的题目难度并不算太高,但Mathematics 2的计算量确实比较大。而PAT的题型在今年全部改成选择题后,由于多选题的存在,想要拿高分,挑战还是比较大的。总而言之,都不能掉以轻心。
在今年的PAT笔试中,我还遇到了一道与八大行星有关的题目,让我实在是有些猝不及防,幸好回想起了高一学地理必修一时的痛苦回忆,才勉强记起了一些相关知识,最后顺利过关。所以大家在准备笔试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照着syllabus逐个梳理知识点,一旦发现比较陌生的内容就立即查资料或找老师进行补充学习。
04、在面试准备过程中
正视自己的不足并进行补强
在平时的模拟面试练习中,我发现自己总是习惯于将内心的想法全部吐露出来。虽然这样能够把解题思路描述得比较详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表达欲太强,导致面试的推进速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整体节奏显得有些拖沓。并且由于我之前从未在纯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过理科,对许多学科专有名词的敏感度很低,这使得我在最初的模拟面试中经常会因为描述某个简单术语而耗费过多时间。
为了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我首先对那些不熟悉的学科专有名词进行了整理和复习,尤其是那些在面试中频繁出现的术语。除此之外,我还通过阅读专业文献和大学教科书来扩展词汇量,并在之后的模拟面试中尝试运用这些专业术语进行表达。
其次,在每次模拟面试后,我都会结合导师的反馈,逐字逐句回顾自己的回答,找出其中可以简化或省略的部分,不断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自己的解题思路,提高表达的效率。
牛津正式面试的题目比我预想的要简单一些,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复杂,解法也没有特别刁钻。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教授的考察重点和方式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对的策略也需要相应调整。比如,在二院面试中,教授所提问的物理题和画图题,题目是循序渐进的,他会不断引导我去一步步思考并做出正确答案。这种面试风格更像是互动性很强的课堂,愉快的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一院的面试则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物理和数学问题上。当然也有开放性比较强的题目,不仅考验学科思维,还要求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当时教授让我观察一个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物理模型,然后回答相关问题。面对这样的题目,我觉得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但不确定哪个方向才能最终推导出正确答案,这让我一时无从下手,心理压力很大。幸好教授看出我的手足无措后马上给出了提示,而我也及时调整了状态,在他的引导下,我最终把题目做了出来。
随后的题目也都顺利完成了,并没有影响到紧接着的二院面试。有趣的是,由于一院的面试时间比较长,最后剩下了一些时间。于是教授开始提问一些关于文书中的内容,并且追加了两个general questions
对于打算冲刺牛津剑桥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的是:面试时一定不能紧张,就把它当成一堂课,不要“怂”。把正式面试看作是与面试官的一次友好交谈,在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见解的同时,专注于问题本身,把目光放在解题上,尽快表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因为正式面试的时间非常有限。
在面试准备过程中,一定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补强。例如,如果不擅长描述解题思路,就对着题目多开口练习。如果像我一样对专有名词不够熟悉,就重新复习A Level中的相关词汇。
05、快乐学习是成功的真谛
抱有汲取知识的积极心态
说实话,放榜当天心里很紧张,我整个下午就抱着手机在床上拼命刷。到了五点后,看到有些人已经拿到offer了,也有关系好的同学被拒了,我紧张的情绪几乎达到顶点。在漫长的等待后,焦虑也随之慢慢被疲惫取代,连玩游戏的心情也没有了,只能对着邮箱主页发呆。不经意间我刷新了一下UCAS,发现居然从1/5变成2/5,意识到自己终于收到了offer!不过可能由于等待过程太漫长,我反而没有录取牛津的真实感哈哈……
拿到offer后,最想感谢的就是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学术老师们教我化学、物理、数学和高数知识,带我真正进入了英本申请的世界。JT导师们帮我合理规划好了申请的每一步,一直关心我的申请进度和状态,耐心解答我的每个问题,帮我顺利应对申请过程中的每一个挑战。冲刺牛津的每个步骤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探索,感谢所有老师们一直陪伴着我解决所有的问题。
回顾牛剑G5申请过程,一路坚持下来实属不易。这里我有三个词想分享给大家:规划、功利、快乐。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规划”。即便我在高二就完成A Level的学习,还同时保持着国内、国际课程的双轨推进,这一切都离不开合理的规划。如果大家也希望自己的申请之路更加顺畅,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那么一定要规划好自己想学的专业和考试计划。
事实上,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我尽量遵循一种看似“躺平”但实际非常注重效率的策略:没有意义的学科思维挑战不参加,没有意义的活动不加入,确保每一分精力都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种做法看似有些“功利”,但却帮助我在同时兼顾国内和国际课程的压力下,始终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做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
工程学是充满挑战的学科,其他学科同样如此。在学习A Level、打磨PS文书、准备笔试和面试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我认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学习的关键,而快乐学习永远是成功的真谛。如果累了就休息一下,学习时有汲取知识的积极心态,申请过程中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此一来,对于每一次成功,每一封offer,都将是扣人心弦的惊喜。在这里也祝愿学弟学妹们都能收到心仪学校的录取!
*以上内容来自个人经历,仅用于经验交流分享,无任何商业推广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