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读传媒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就读体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X同学

LS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有很多track,具体就不细讲了,主要来讲讲我所就读的专业strategic communication 吧。

关于项目

这一专业直接对口工作是公关,听起来是很策略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吧,而且还是传媒中很难录取的一个专业,每年录取率大概5%-6%。但是!!!尽管它很难录取,进来以后你会发现完全不是如它名字一样strategic。它所关注的是政府,非政府及企业的沟通如何塑造领导力相关的话语和实践,换言之其所关注的是权力和话语之间的关系。整体教学也是往权力话语,social justice,政z方面靠。

课程选择

和其他所有在media department 下的专业一样,这一专业一共需要修4个学分,一门课程0.5个学分,毕业论文1学分,也就是要上6门课(3门必修+3门选修)+1.2w words 毕业论文。

其中两门课MC408媒体与传播理论和概念和MC4M1媒体和传播研究方法是整个学院都需要上的必修课程。另外一门专业必修课是MC431战略传播批判性方法,也是理论课。

剩下三门选修,尽管它列出了这一专业的推荐课,但划重点,它其他专业一样,想选什么选什么。也就是说,你和传媒学院其他专业唯一的区别就是一门你本专业的必修课,而这一必修课的调性和学院整体偏理论的调性是一致的,所以在我看来,这一专业和学院其他专业没有任何区别。此外,不论你是哪一专业,你能选择的外院的课程不能超过2门。

我当时被这一专业一些外院的选修课程吸引,比如digital mkt, international mkt等等,但实际上我发现,外院的火爆的课,压根轮不到你选就已经满了。例如digital mkt我所知道的身边没一个同学选上,但我也被抽中了international mkt(lse 选课是靠抽签的),brand strategy这两门偏实践点的课程。Anyway,如果你读研是想要以职业为导向拿这个专业可能不太适合。

就读体验|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读传媒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M同学

跟大家分享下 LSE & USC全球媒体与传播硕士项目的就读体验,希望对大家申请有所帮助~

当时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GMC能让我分别在英美两个专业top院校学习生活,并且两个学校各有特色。

LSE注重学术导向,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USC提供了更多实践课程和实习机会(要求就读期间完成实习)。这两所学校都是不少传媒生的梦校,强强联合下能提供丰富资源。

当然,这个项目也能让我念书间隙在欧洲和美国好好转悠!

Class Profile

我们这届有60多人,以中国和美国学生为主。中国学生大概有30+,大多是海本,也有部分来自中外合办,其次是 985。大家的本科背景很多元,既包含传媒相关的媒体、新闻、广告公关,也有人文社科、语言学、经济类、艺术类专业。

课程设置

在lse这年还是以学术、理论为主,classic LSE~

课程主要有两种形式:

·Lecture——教授主讲,会有 Q&A

·Seminar——课前读reading,课上教授带大家思考&讨论

必修课主要是通过传媒和各个领域的结合打基础,并概述研究方法。选修方面自由度很大,可以在 LSE 全校范围内选课。

总体而言,专业度还是很高,除了上课,需要读大量reading、做各种准备,任务量还大的,考试和写论文期间压力也蛮大。

USC相对来讲提供了更多实践课程的选择,选课的自由度也很高,我有选新闻学院以及一些与mkt相关的课程。此外,由于USC与好莱坞和硅谷有紧密联系,所以老师都是业内专家,比如Google、Disney等的市场总监,是很好的接触行业大佬的机会~

就业

大部分中国同学会选择回国就业,内容,产品,营销,这三个是主要的就业方向。

企业方面有腾讯,字节跳动,爱奇艺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宝洁等快消公司,也有一些传统的公关公司,从事新闻业相对较少。

LSE提供丰富的求职资源,首学期几乎每周都career fair。但传媒的同学要在英国就业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相比之下商科同学更具优势。学校有career hub可预约修改简历和mock interview等,学校也会时不时地举办关于就业的workshop 帮助学生找职业方向。

J同学

LSE传媒专业为世界排名第三(第一为阿姆斯特丹大学,第二为USC)。项目时长通常为一年,与复旦、USC、UCT的合作的全球传播项目为两年制。第一年在LSE,第二年在合作院校。如果为合作项目,通常需要写两个毕业论文。USC第二年还要求实习。

1. 课程设置 & 选课自由度

LSE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Michaelmas Term, Lent Term和Summer Term。前两个学期为常规授课,最后一学期只有一个月,通常用来完成毕业论文。

三个学期间有两个一个月长假(用来完成期末论文:|)。根据不同track,学生会有不同必修课,通常为2-3门,包括一门讲基本Media and Communication concepts and theories,一门讲research method和基础统计的课程。

第二学期还可以根据毕业论文题目选择不同method的workshop。选修课通常为2-3门,不同track会有不同的推荐课程,但也可选择其他track或者其他department的课(届时需要给该部门发邮件请示)。

系统会告知该课程是否遵循先来先到的原则。有一些课程需要写一段简短的选课理由,由老师决定你是否可以enroll。总体来说选课非常自由,有不少media学生选择management、gender studies等课程。

2. 课程压力 & 考核制度

一门课一周通常会有一节1小时lecture+一节1-1.5小时seminar。课程强度主要体现在每周上课之前阅读材料很多(50页左右required reading per course per week),需要有一些准备才能在seminar上有效参与讨论。

考核制度与美国不同,期中一般为1500字的formative essay (formative ddl之前一周为没有课的reading week)。但期中论文不记入总分,可以不交。

期末一般为占总分100%的3000字论文,偶尔会有课设置算分20%的小组presentation。一个月的大假期平均要完成一共9000字essay。

3. 地理位置

LSE位于伦敦比较中心的地带,距离soho、牛津街、科文特广场等商圈大约1.5km左右,日常吃饭、逛街非常方便。伦敦物价较高,有很多亚洲餐厅和超市,城市交通比较便捷(strike的时候除外),可以游玩的公园、博物馆很多。

对欧洲历史、艺术感兴趣的同学来说,伦敦是天菜!出发前看xhs说伦敦有很多抢手机之类的犯罪活动,但亲身体验下来觉得没有那么频繁和高发。总体来说,个人觉得天气阴郁、冬天天黑早是最考验心态和适应能力的!

正如万花筒的光亮有时也会刺到观看者的眼睛一样,我在伦敦的十个月并非全是精彩享受的瞬间。与许多同学一样,这一年是我第一次在陌生的国家一个人学习生活,遇到了许多留学典型的挑战:由于伦敦的餐厅又贵又难吃,出国前从没下过厨的我不得已拿起了锅铲,鼓起勇气成为了一名厨房小白;被LSE巨大的课业压力和高难度的论文写作标准压得喘不过气的我,一边看几百页文献一边默默抹眼泪;由于时差的影响,在中国时间父母和朋友都已经熟睡的时刻,我拿起手机却又不知道该发消息给谁。这些时刻都曾真实地让我被负面情绪所影响,虽然我不知道我是否成功战胜了这些挑战,但好在一切总会过去,伦敦的光彩总会带给我新的希望。

在社交媒体上,“水硕”或以贬低的目的或以调侃的意味成为英国授课型硕士的代名词。而我觉得,“水不水”根本不能概括每一位留学生曾在那片土地上留下的笑与泪。诚然,获得英国授课型硕士学位并不能保我们未来顺风顺水、功成名就,但或许我们一开始就没有奢望这些,我们想要的只是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

在伦敦,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自己渴望的东西。我获得了,希望你也是。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帮筛选 帮规划 帮协调 一站式服务

上一篇

留学美国通过国际大一升读TOP 100大学

下一篇

2025考研人数再降!与考研相比留学有哪些优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