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末小托福875+做对了什么?

在我过去教学的学员中,有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顺利通过了KPF考试,并在小托福考试中取得了850+的高分。这些孩子通常在3年级就达到了A2水平,顺利拿下KET考试,然后在4-5年级继续打好英语基础,词汇量逐步积累能力提升到B1+水平,最终顺利通过PET。

之后,这些孩子的学习路线大致分为两条:一条是继续学习FCE课程,考过FCE后顺利衔接到大托福或者雅思的的学习;二是通过PET后转向小托福,再挑战大托福

在如今北京小学英语学习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亲眼目睹了许多孩子通过合理规划,在低龄阶段取得了优异成绩。比如,我班上的两个孩子在2年级就达到了小托福850+和875+的分数,令人惊叹。

那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才能在低龄阶段就达到这样的高度呢?

01大量的阅读量铺垫

这两个孩子的共性很明显——从小就对阅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虚构类小说的阅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们总会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听书——无论是课堂前还是路上,总是在听小说章节。

这种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帮助他们自然提升了听力能力,而阅读本身是出于兴趣,没有任何外在压力,所以她们能持之以恒地投入其中,轻松完成一本又一本的阅读。其中一个孩子在上学期特别痴迷于《哈利·波特》系列,以至于每次我在课堂上提问开放性的问题,她总是会用书中的情节或角色来回应。

比如,在讨论“勇敢”这个主题时,她引用了哈利在面对伏地魔时展现出的勇气;而在谈到“友情”时,她会讲述哈利、赫敏和罗恩之间深厚的友谊。在学习虚拟语气中“第二条件句”的时候,她会假设自己是一个魔法学院的学生,(“If I were a student at Hogwarts, I would…”)。

通常,这种语法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是比较抽象且难以掌握的,但通过阅读背景,这个语法点在她的表达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出来。

每次课前或者课后,我都会主动问起她最新的阅读进展。

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阅读进展,眼里闪烁着对阅读的热情。看到她能够如此深入地将书中的内容融入到思考中,我都觉得由衷地开心,一方面孩子能够主动积极阅读这么难的小说实属非常不容易了,另外一方面她还能够用上小说中的语料和情节在课堂自由表达出来,说明孩子能够将这些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工具

所以每次碰到她,我都要问问她本周已经阅读的内容,和她讨论一下书籍中的情节,希望通过讨论互动的方式能够继续鼓励她阅读下去。

另一个高分孩子的阅读内容则更为广泛,除了《哈利波特》、《玛蒂尔达》等这样吸引人的作品之外,她还阅读一些非虚构类的读物。一般低龄段的孩子对于非虚构类的读物都是碰都不碰,所以精挑细选出来的非虚构类的读物,能让孩子愿意拿起来读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里也结合我的孩子们真实读过并且反馈很喜欢的非虚构类的读物系列,推荐给大家,比较常见的例如人物传记类;自然科普类,中国故事类。

可以带着孩子们去书店找找这些书,翻阅看看阅读难度,让孩子挑出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内容难度适中,扫清阅读的障碍的同时又能引起兴趣,相信非虚构类的阅读可以自然而然的发生。

①Who was 人物传记系列

②Fly Guy Presents 自然科普系列

③My Weird School Fast facts 疯狂学校百科

④Horrible Science 系列

⑤Tales of China 系列(中国故事)

2年级末小托福875+,做对了什么?

这时候有家长会说了:“书店我也带孩子去了,书籍也买回家了,就是看了一页孩子就不再翻了,怎么办?”其实,促成一个事情的成功,往往需要内驱力和外驱力的共同作用。

孩子的阅读习惯,尤其是非虚构类读物的阅读,通常需要时间慢慢培养。一方面需要根据他的兴趣进行书籍的选择,找到他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不是老师推荐的书籍没关系,只要是孩子喜欢,能够主动阅读原版读物就是好的英文读物。孩子天生就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关键在于找到能够点燃他们兴趣的“引爆点”。

另外一方面外驱力就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协作,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建立阅读的仪式感,建立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营造一种特别的阅读氛围。比如,每天晚上饭后,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书桌前,家长也拿一本书,和孩子一起“安静地读书”。有个小朋友在这种仪式感的影响下,慢慢养成了习惯。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如果能参与书籍讨论就更好啦。

另外作为老师,我们也一般通过设定清晰且具体的阅读目标来提供支持。例如,每周记录孩子的英语读物进度,分解大块头的书籍,每完成一个阶段孩子都会感受到小成就。

这让孩子觉得目标更易达成,还能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动力。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进行读后分享和讨论,建立一个互动平台,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表达对书籍的理解,这样的引导都会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02纯靠阅读就能解决小托福考试吗?

答案是不能。大量的阅读确实能帮助孩子积累大量的词汇,拓宽视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但它并不能完全解决考试中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在小托福考试中,阅读能力是考察重点,但孩子的听力、语用也同样重要。

但就阅读来说,小托福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还非常注重精读的深度。考试中的阅读部分要求孩子能够理解文章的细节、推理隐含信息、抓住段落主旨,并灵活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如快速定位信息、预测内容以及判断观点等。这些能力不仅仅依赖于日常的泛读,更多的是通过精读和针对性的训练来提升。

一般来说,习惯读原版书籍的孩子,在理解文章和回答问题时通常都能表现得很从容自如,但当涉及到自己组织语言表达想法,尤其是用英语写出完整的段落时,语法运用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这就是阅读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输出型能力的不足

输入固然重要,但没有经过输出的练习,很难形成有效的沟通工具。这种挑战由于段落书写需要多方面能力的融合首先,写作要求学生对语法有深度的理解,尤其是在长句结构、从句连接和时态运用上,需要相当的灵活性。

其次,逻辑思维和语言输出的协调更为重要,学生不仅要在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思维框架,还需要在用英语表述时保持语法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这种思维与语言的双重挑战,需要通过大量精读、反思性写作和有效的课堂反馈相结合,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输出能力。

这两位家长非常聪明的一点就在于,他们不仅保持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还同时安排了系统性的教材学习和全面的技能训练。通过课本和课堂,孩子可以全面接触到语法的系统梳理,语言的精准运用,以及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全面练习。课堂上,我们通过分阶段的教学,涵盖了听说读写的各类技能,确保孩子能够在每个环节得到均衡的发展。我们也会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式的口语训练,模拟真实的对话情境,让孩子能够自如表达。

同时,针对性的语法训练和写作任务,有助于学生在书写时更自信地运用复杂句式,从而形成完整而有条理的段落。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于平时的大量阅读输入,更需要系统的输出练习和反馈指导,才能实现从“懂得语法”到“灵活运用”的飞跃。而这些,单靠泛读是无法提供的。

03管理焦虑,能力范围内选择考试

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参加各种英语标化考试,往往是因为被焦虑情绪所推动。在看到周围的孩子都报考各种考试时,不免感到压力,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或者错过“关键”的考试机会。

很多情况下都是孩子根本还没准备好,就被推着入了考场。然而,过早地让孩子参加难度过高的考试,可能会适得其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在这两位孩子的学习和备考过程中,家长们始终保持了理性,选择了适合孩子能力范围内的考试,而没有一味追求“拔苗助长”。

家长和我当时一起评估了孩子的当前水平,综合考虑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历次阶段性测试的成绩。没有选择挑战更高难度的考试,而是选择了与其现阶段能力相匹配,甚至稍微低一个阶段的考试。

结果当然是令人满意的,孩子在考试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事实上,我从来没有过多担心他们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因为我们选择的考试难度完全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

这种稳健的策略帮助孩子们在每一次考试中都能发挥出最佳水平,体验到自信和满足感,这种正向循环也使得他们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从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比赛。

通过合理规划学习和考试路线,孩子们能顺利通过考试,还能在过程中培养自信和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在低龄阶段取得高分并非偶然,而是系统学习、有效训练与兴趣培养的结果。对于家长而言,重要的是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路径和考试目标,让他们在每一步都能稳步前进,体验到学习的成就与乐趣。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国硕士和美国硕士相比有哪些优势?

下一篇

12月截止!CMU 新开人工智能系统管理硕士项目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