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南洋理工大学艺术史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南洋理工大学的Prof.Nelson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教授现任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史系助理教授,是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史研究领域的新锐学者。教授于2022年8月加入南洋理工大学,此前曾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担任策展人,负责东南亚及全球现当代艺术的研究、展览和收藏工作。
他还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艺术史课程。教授拥有墨尔本大学20世纪和21世纪"柬埔寨艺术"研究的博士学位,曾在柬埔寨金边生活和工作。他在新加坡、柬埔寨、澳大利亚、泰国和越南策划过展览和其他项目,并经常担任国际展览、奖项和基金会的提名人和评委。
研究领域
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
- 东南亚现当代艺术
- 艺术史学方法论
- 翻译研究
- 性别研究
- 跨媒体艺术
- 未被充分研究的艺术家
- 全球南方艺术联系
- 东南亚的现代性和当代性
- 艺术与其他媒体的关系(如文学、表演、建筑等)
- 艺术作品如何参与艺术史知识生产
他的教学领域涵盖了20世纪东南亚艺术、19世纪东南亚艺术、全球现代主义、艺术写作以及东南亚艺术史高级研究等课程。
研究分析
1."Emiria Sunassa's Citational Paintings: 'Like a Boil on a Virgin's Lips'"
(Oxford Art Journal, 2024)
这篇即将发表的文章研究了印度尼西亚艺术家Emiria Sunassa的引用绘画。教授通过分析Sunassa的作品,探讨了艺术家如何通过引用和重新诠释艺术史图像来参与知识生产。这项研究为理解东南亚艺术家如何与艺术史对话提供了新的视角。
2."'My World is Modern': Deprovincialising Chen Cheng Mei and You Khin, Artists from Southeast Asia Who Traversed the Global South"
(Southeast of Now: Directions in Contemporary and Modern Art in Asia, 2021)
这篇文章考察了来自新加坡的陈清梅和柬埔寨的You Khin两位艺术家的跨国经历。教授通过这两位艺术家的案例,挑战了东南亚艺术被边缘化的观点,强调了全球南方艺术家之间的联系。这项研究为重新思考东南亚艺术在全球现代主义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视角。
3."Sangha as Art Public? Questions on Buddhist Monks Engaging with Art in Theravada Southeast Asia"
(World Art, 2020)
这篇文章探讨了上座部佛教僧侣在东南亚艺术中的角色。教授提出了僧侣可能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公众的观点,这一视角为理解东南亚艺术的社会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
4."Curating as (Expanded) Art 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 Recent Independent Projects in Ho Chi Minh City, Luang Prabang, and Phnom Penh"
(ARTMargins, 2020)
这篇文章分析了东南亚独立策展项目如何扩展艺术史实践。教授认为,这些项目通过创新的方法参与了艺术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这项研究为理解东南亚艺术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洞见。
5."Locating the Domestic in Vann Molyvann's National Sports Complex"
(ABE Journal: Architecture Beyond Europe, 2017)
这篇文章考察了柬埔寨建筑师Vann Molyvann设计的国家体育场。教授通过分析这一建筑,探讨了现代主义建筑如何融入本地文化语境。这项研究为理解东南亚现代建筑的本土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6."'Performance is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and its Documentation in Visual Art in Cambodia"
(Udaya, Journal of Khmer Studies, 2014)
这篇文章研究了柬埔寨视觉艺术中的表演及其文献记录。教授考察了表演如何被理解为一种"当代"实践,以及这种理解如何影响艺术创作和接受。这项研究为理解柬埔寨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背景。
项目分析
1."An Emiria Sunassa Reader: Painting at Night"
这个项目旨在编辑出版一本关于印度尼西亚艺术家Emiria Sunassa的读本。教授与合作者通过收集和翻译相关文献,试图为理解这位未被充分研究的艺术家提供新的资料。这个项目有望填补东南亚艺术史研究的重要空白。
2."Artworks Engaging with Art 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
这个项目研究东南亚艺术作品如何参与艺术史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教授通过比较分析20世纪和21世纪的艺术作品,探讨它们如何扮演教学、引用和"思考"的角色。这个项目可能重新定位学院和博物馆在东南亚艺术史话语中的地位。
3."Transmediality and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Southeast Asia"
这个项目探讨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中的跨媒体现象。教授研究艺术作品如何与文学、表演、建筑等其他文化形式互动。这个项目为理解东南亚艺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想法
1.东南亚艺术中的数字考古学
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重建已损毁或丢失的东南亚艺术品。这可能涉及:
- 开发AI算法分析现存艺术品碎片
- 利用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进行数字重建
- 探讨数字重建在艺术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伦理问题
2.东南亚艺术的气候变化叙事
分析东南亚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回应气候危机。可以考虑:
- 比较不同国家艺术家对气候变化的艺术表达
- 探讨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艺术中的转化
- 研究气候艺术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中的作用
3.东南亚艺术中的去殖民化实践
研究东南亚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挑战和重构殖民叙事。可以关注:
- 分析艺术家如何重新诠释历史文物和档案
- 探讨本土艺术语言的复兴和创新
- 考察跨国合作项目在促进文化对话中的作用
4.东南亚艺术与城市化进程
探讨快速城市化如何影响东南亚艺术的创作和传播。研究可涉及:
- 分析城市公共艺术项目的社会影响
- 考察艺术家如何回应城市化带来的文化身份危机
- 探讨城市再开发中艺术空间的变迁
申请建议
1.跨学科知识储备
- 除艺术史外,广泛学习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相关学科
- 关注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 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分析艺术现象
2.研究方法训练
- 熟练掌握定性研究方法,如田野调查、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等
- 学习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如数据可视化和统计分析
- 探索数字人文方法在艺术史研究中的应用
3.语言能力提升
- 精通至少一门东南亚语言,如印尼语、越南语或泰语
- 学习艺术术语的多语言表达
4.实践经验积累
- 参与艺术展览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 尝试为艺术刊物或网站撰写评论文章
- 参与艺术家工作室项目或艺术居住计划
5.研究提案准备
- 深入研究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
- 设计一个创新性的研究课题,体现对东南亚艺术的独特见解
- 准备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问题、方法论和预期成果
6.数字技能培养
- 学习使用数字档案和在线数据库
- 掌握基本的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技能
- 了解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艺术展示中的应用
7.批判性思维培养
- 练习分析和评价艺术史论文的能力
- 学会质疑主流叙事,发展独立的研究视角
-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博士背景
Isabella,美国top学院艺术史研究所博士生,专注于东亚现代艺术与全球化研究。擅长运用数字人文方法,探索20世纪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网络中的角色和影响。在研究跨文化艺术交流与身份认同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盖蒂研究所奖学金和美国艺术史学会新秀奖。研究成果发表于《The Art Bulletin》和《Artibus Asiae》等顶级期刊。擅长艺术史,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文书写作辅导,熟悉相关领域的PhD申请流程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