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关键因素,十三个全新课题 2024-2025赛季CTB全靠它啦!
CTB(China Thinks Big)竞赛作为一项旨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和研究素养的大型赛事,课题选择成为参赛成功的关键。CTB竞赛以其广泛的选题范围、严谨的研究过程和创新性的成果要求,吸引了众多优秀青少年学子参与。课题选择作为竞赛的起点,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和参赛者的研究体验。本文将从多方因素为您提供课题选择的策略,更有超多优质课题等你来挑!
选题的六大关键因素
1.兴趣与专长相结合
选择课题时,务必结合个人兴趣和专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长则是深入研究的基础。蒸汽松鼠这次准备的14个精选课题,正是基于这一原则,助力您在竞赛中发挥优势。
2.关注现实问题,体现社会价值
课题应紧密关注现实问题,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思考课题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提升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3.创新性与独特性并重
课题创新是CTB竞赛的核心要求。在选题时,要确保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点,避免与已有研究重复。同时,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展现项目的独特性。
4.可行性与实践性兼顾
考虑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包括技术难度、资源获取和时间安排。确保课题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可操作的研究计划,提高项目的实践性。
5.文献回顾与专家咨询
进行充分的文献回顾,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向领域专家咨询,获取宝贵意见和建议,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6.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识别课题研究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充分考虑课题的可持续性和扩展性,确保研究成果具有长期影响力。
CTB简介
CTB全称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英文名称China Thinks Big,简称CTB,于2012年由哈佛商学院学者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者联合启动。CTB是一个以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推动创新的国际级别青年交流平台,同时也是国际级别高中生跨学科挑战项目,旨在通过快速的在线学习,引导高中生对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严谨的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学习、认知和思考能力。
CTB自创立以来,已走过10年历程,联合耶鲁、斯坦福、清华、北大等数十所国内外顶级大学教授,以及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得主与各领域专业学者,向世界范围华人中学生提出研究课题和创新挑战,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青少年跨学科挑战项目。
参与CTB竞赛的高中生,不仅能在“背景提升”方面添砖加瓦,更能锻炼创新思维,处理好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成功入围全国论坛的小队将获得CTB论坛组委会出具的参与证明,完成CTB Standard Program 或 CTB Guided Program的小队,在提交论文终稿后,将获得完成证明。此外,参与CTB全国论坛、CTB全球论坛的小队,还将额外获得相应证书。
CTB竞赛的成果将入选CTB电子图书馆及论文集电子图书馆,展示本年度所有参与者的学术发现和研究实践成果。电子图书馆中的论文目录和摘要向全体注册用户开放,便于读者与作者进行学术交流探讨。CTB论坛学术委会员将与北大、哈佛等教授学者合作,对论文进行编辑修改,使之符合专业学术论文集出版要求,并每年以纸质版形式出版一册英文版CTB论文集。
在CTB全国论坛和全球论坛上,参与者将作为青年学者代表,与国内外大学教授学者、行业专家、资深从业者进行平等交流探讨,深入了解研究话题在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和行业应用现状,获得更深入的见解、未来研究机会和潜在学术资源。
竞赛时间线
CTB 2024-2025 论坛包含线上论文投稿、全国论坛以及哈佛全球论坛三个部分构成:
线上论文投稿截止日期:
2025年1月20日
全国论坛时间:
2025年2月28日-3月1日*
哈佛全球论坛时间:
2025年4月10日-14日*
(*时间为暂定日期)
竞赛要求
年龄要求:
CTB竞赛面向全球9-12年级(初三至高三)的学生开放,不限国籍和所在地区。
组队要求:
参与者可以个人参与,提交论文投稿,也可以以不超过10人(推荐6-8人)的小队形式参加。与拥有不同技能点的同学们一起齐心协力,合作完成团队研究和实践。
语言要求:
CTB竞赛可以选择自己常用的语言,英语或中文,来进行参与。线上任务都为双语展示,也可以双语提交。如果你希望入选CTB全球论坛,需要提交英文版项目展示视频,并在入选后完成英文版论文。
CTB竞赛课题选择是一个综合性和策略性的过程。希望以上全方位指南能帮助您精准定位课题,为竞赛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2024-2025赛季老师将带来哪些热门课题吧!
新一波课题现已上线!
CTB 2024-2025赛季,蒸汽松鼠从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环境科学、体育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多个热门学科专业方向入手,推出了13个全新课题!
01
随着教育内卷化的不断升级,"鸡娃"现象愈发普遍。在全球化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获取跨文化教育和更好的未来机会,选择将孩子送往国际高校。
然而,留学竞争压力的增加导致父母的教育焦虑逐渐加重。这种情绪可能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进一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将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父母教育焦虑与国际班高中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所在学校,学生心理韧性,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教育焦虑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影响是否不同。然后我们通过访谈,了解更细节的信息,得到改善父母教育焦虑和孩子心理健康的策略。
通过了解父母教育焦虑和孩子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为父母和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国际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该研究的结果有望为改善国际高中生的教育环境和家庭支持提供有益的见解。
02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也积极推进绿色低 碳发展理念,将力争于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目标。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节能减排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理念,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全面推进低碳转型,低碳思想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校园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其在低碳环保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课题将从行为驱动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师生的低碳意识、行为习惯和校园的总体能耗情况,并探讨如何通过行为引导和激励机制来促进低碳行为的普及。
本课题期望为低碳校园的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论,通过师生的积极参与和行为改变,共同推动校园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全球低碳目标贡献教育领域的力量。
03
20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人才辈出,但其中最引爆互联网热议的并非传统的金牌奖杯获得者历经千辛万苦的奋斗故事,而是获得成就后却”佛系“应对的、“松弛感”拉满的00后新世代运动员。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跨时代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发加剧,年轻世代面临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大,“内卷”现象愈演愈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深远而不良的影响。
因此,亟需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而这些松弛感拉满的奥运选手为我们在内卷时代寻找新出路提供了灵感。或许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在面对的不确定性和进一步增加的压力时,以积极、淡泊的心态去迎接挑战。
本课题旨在探索积极心理学对提高年轻世代幸福感的可行性。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为基础,包括积极情绪培养、正念练习、优势识别与应用等,与21世纪信息传播媒介和平台相结合,创新出更具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干预模式。
04
京剧是中国流传最为广泛的戏曲剧种之一,缘起于十九世纪中叶,融合吸收了秦腔、昆曲等地方戏剧并集其大成, 在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但随着近年来电影、流行歌曲等各类文娱休闲方式的出现与蓬勃发展,京剧在京津一带的发展逐渐式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演出更为有限。特别是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京剧已有成为“小众”爱好的趋势,在青少年群体中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
那么,青少年如何能够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京剧的传承与发展相结合、在新媒体平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为京剧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本课题旨在充分利用各类广受欢迎的新媒体平台,将京剧与当代文化流行趋势相结合,为京剧在新时代的传承提供可行、可靠、可期的方案。
05
“AI复活”,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逝者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输入AI算法模型,从而模拟生成一个数字形象,拥有逝者的性格、记忆、图像、视频和声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体验。2023年1月,通过全息投影、AI语音合成等技术合成的吴孟超院士AI“复原人”,在其追思暨安葬仪式上向追悼者提问互动;2023年3月,一位博主通过数字建模,生成了奶奶的“数字人”,一口湖北方言的“奶奶”和博主视频对话;近日,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22岁不幸离世的女儿——“妈咪生日快乐,说真的,包子好想你啊……”。
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往往都会引发具体的争议。当“复活”出自情感需要时,能够引发部分网友的共鸣,故而遭受的争议最小。但也有一些人为了牟利,将“名人复活”当成“流量密码”,引发家属的强烈不满。假如AI技术复活逝者可以跨越生死界限,那人们还会如此惧怕死亡么?这是否也能够改变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感?
本课题将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AI技术复活逝者的概念和应用现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们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最终,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探讨如何借助AI复活技术来推动死亡教育的发展。
06
明制汉服是中国服饰发展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上承周汉,下取唐宋” ,集前代服饰发展之大成,其中霞帔、袄裙与马面裙等形制对后代服饰发展亦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目前明制汉服的发展并未能够在国内、国际服饰文化领域得到充分关注,甚至在国际服装设计领域面临被误解、被抄袭的困境。
那么,新一代青少年能够如何发挥自身的探究力、创造力与行动力,为明制汉服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呢?本课题以中国服饰发展历史为基石,旨在从公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出发,探究明制汉服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并为汉服文化的推广、传承与国际化助力。
07
随着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举行,中国健儿在赛场的精彩表现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然而,在竞技之外,一些运动员粉丝在线上与线下的失范行为也在赛事期间迅速进入公众视野,使“体育饭圈化”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现象。
体育迷是随着体育运动的出现而存在的群体,其存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饭圈”乱象,尤其是其蔓延到体育界的趋势,却是急需整治的对象,因为“体育饭圈化”的一系列畸形现象不仅令普通观众大为反感,更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和心态,还会随着“饭圈文化”的不断流变,在未来造成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治理“体育饭圈化”的一个前提是充分了解粉丝的心理机制。因此,本研究将集中于对“饭圈文化”范畴下“饭圈暴力”的研究,从情绪、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入手,探究青少年采取“饭圈暴力”的背后推手。
本项目有助于为体育饭圈暴力行为的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使国人在未来的体育赛事中能够更好地展示民族团结,让温暖而崇高的体育精神照耀每位运动员和观众。
08
哪吒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少年英雄,哪吒的形象也承载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成为其文化寻根和建立自我的锚点,启发了童年的我们对于世界和自我的关系的理解。随着电影和电视产业的发展这一经典形象多次被搬上大银幕,一系列以哪吒为核心人物的影视作品不仅收到了青少年的喜爱,也唤起了青少年对于哪吒的童年记忆。
过去三十年来不断变化的哪吒荧幕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社会和市场对于哪吒的新理解与在此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变迁。如何理解影视化哪吒形象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如何解释不断变化的哪吒影视化改编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课题将从中国青少年,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接班人的视角,以创新的模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以期提供解决方案。
09
大模型如ChatGPT正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引领医疗行业步入AI问诊的新时代。本课题聚焦AI问诊这一极具话题性的应用场景,深度剖析其在提升诊疗效率、拓宽医疗服务边界,以及对医生角色、患者权益、医疗伦理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课题详细探讨AI问诊如何凭借海量医学知识、精准推理与实时更新,实现初步病情分析、疾病风险预测、甚至个性化治疗建议,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可达性。然而,AI问诊并非万能良药,课题警示其在复杂病例识别、情感支持、医患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医疗责任划分、患者隐私保护、医疗公平性等伦理问题。
旨在以“AI问诊”这一极具吸引力的话题,引发社会各界对医疗智能化趋势的深度思考与广泛讨论,引导医疗从业者、政策制定者与患者群体共同探寻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合理应用边界,确保在技术进步中坚守医疗的人文关怀、专业权威与社会责任,开创智能医疗与传统医疗相辅相成的新时代。
10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公众前演讲时存在显著、持续的紧张或恐惧,甚至出现回避行为。社交焦虑障碍是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症的第三大心理障碍。
国内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十分有限。青春期是许多精神疾病发生的易感期。
其中SAD是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对他人负性评价的恐惧会严重干扰青少年人际交往。本研究将采用包括统计学分析和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讨青少年社交焦虑症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
11
在飞速城市化发展的社会中,流动人口做为灵活的劳动力,为普通城市居民的城市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由于社会系统,制度系统和文化系统的限制,导致流动人口没有办法在城市社会中享受完整的市民权利,使得他们成为城市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本研究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深入研究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整体面貌、异质性特征和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序次逻辑回归模型。
拟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选取指标, 分析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城市社区因素、农村因素、制度因素等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深入探讨各因素对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
12
本课题旨在探讨女性在科技领域的职业发展与性别平等问题。尽管科技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女性在科技领域的职业发展仍面临着挑战,存在性别不平等的现象。
本课题将通过对女性在科技领域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和挑战。研究方法将涵盖文献综述、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访谈和问卷调查等。
适合的研究人群包括对性别平等、职业发展等社会和经济问题感兴趣的学生。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女性在科技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为推动性别平等和促进科技领域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13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为公众获取知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网络民粹主义的暗流涌动,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认知构成了潜在威胁。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既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又避免其陷入网络民粹主义的误区,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组织高中生开展科技教育公益活动,深入小区、走进校园,向居民和小学生普及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卓越成就及其所展现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我们期望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让年轻一代深刻理解科学家对于国家科技进步、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辨别真伪,理性分析,自觉抵制网络民粹主义的侵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此课题的实施,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启迪,它将帮助青少年在尊重科学、崇尚真理的同时,学会在多元声音中坚守理性,培养出既有深厚民族情感又具备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与反思,我们期待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成为网络空间中的一股清流,用科学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共同维护一个健康、理性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本课题赠送书籍《国之脊梁》
以上每一个课题都是专业的教练团队根据社会热点、学员兴趣画像以及最重要的竞赛评判标准精心研发的。再次祝愿每一位参赛选手能够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