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P 中文(语言与文学)同步系列课程」是机构中文学科团队针对IBDP新大纲的设计的一系列课程,面向需要提升文本分析、阅读素养及写作等能力的IB中文A在读或自学学生。
根据不同的需求,「IBDP 中文(语言与文学)同步系列课程」分为三个班型:
卷一(非文学文本分析)评估指南
卷二(比较论文)评估指南
IO评估指南
#卷一(非文学文本分析)评估指南
01、授课内容
结合IBDP新大纲(2021首次评估),系统梳理典型非文学文本,从文本类型、文本要素、语言特征、表现手法等角度,结合卷一真题和例文,多角度对比不同文本类型特点,总结文本分析角度,并通过当堂片段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评估标准,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共12课时,涵盖新闻、广告、宣传海报、博客与网络文章、杂志文章、影视作品六大经典非文学文本类型。
02、适合学生
IBDP中文A(LAL)在读&自考
需要IBDP中文(LAL)卷一写作实操指导
需要非文学文本的类型和问题特征、文本要素等系统梳理
对非文学文本有探究兴趣
03、课程安排
课程规模
线上1v1/班课(6人以内)
授课时间
课程周期:为期6周,每周2节,每节课45分钟
开课时间:全年滚动开课
#卷二(比较论文)评估指南
01、授课内容
1、卷二大纲评估标准解读,范文展示
2、探索领域互文性的概念性理解
3、文学比较基本方法:人物形象、价值观和社会问题、艺术手法
4、历年真题审题分析
5、个案比较研究:《倾城之恋》和《情人》;《雷雨》与《玩偶之家》;《局外人》和《台北人》
6、卷二写作技巧:结构安排、论点组织、论证主体段、语言风格
7、学生作业评估和反馈
02、适合学生
IBDP中文A(LAL)在读&自考
需要IBDP中文(LAL)卷二写作实操指导
深入探究互文性主题,掌握比较论文论证方法
对比较文学分析感兴趣
03、课程安排
课程规模
线上1v1/班课(6人以内)
授课时间
课程周期:为期5周,每周2节,每节课45分钟
开课时间:全年滚动开课
#IO评估指南
01、授课内容
从IBDP中文五大全球性问题的基本概念解读到子话题聚焦分析,从热门中文作品剖析全球性问题的具体呈现,提供丰富IO评估实例分析,全面帮助学生理解评估要点、突破应试技巧,拓展中文阅读视野,提升文本分析能力和文学阅读素养。
课程共12课时,内赠一节针对性学生作业讲评和答疑课程,内容涵盖:
1、基本概念解读
移民、文化认同、殖民主义、信念与价值观、权利和责任、公平与正义、法律与制度、和平与冲突、美学与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技术和媒体、人类与环境等
2、探究子题分析
家庭、民族、性别、种族、信仰、社群、伦理、法律、手工艺、美学、艺术手法、环保、科技等
2、常见作品联系
小说:《台北人》《金锁记》《变形记》《局外人》《动物农场》《三体》等;
电影:《瞬息全宇宙》《幽灵公主》《风之谷》等;
戏剧:《游园惊梦》《哈姆雷特》等
诗歌《杜甫诗选评》等;
散文:《撒哈拉的沙漠》《目送》等;
流媒体:来自Netflix、b站的广告、纪录片、系列视频等
02、适合学生
IBDP中文A(LAL)在读&自考学生(G11&12)
需要针对性辅导IBDP中文(LAL)个人口试评估
10年级提前预习中文课程内容
对IBDP五大全球性问题有深入探究热情
需要拓展中文文学与非文学作品阅读量
03、课程安排
课程规模
线上1v1/班课(6人以内)
授课时间
课程周期:为期6周,每周2节,每节课45分钟
开课时间:全年滚动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