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轻松搞定 IB EE」攻略的第二期,我们来聊一聊,从无到有写出一篇高分 EE,需要经历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先确定自己对正在学习的六个科目中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有哪些,并且尽量将兴趣范围缩小,甚至是具体化。
在定题阶段,我们对于研究题目越有把控,越能做到细节化,就越能让我们的研究项目在众多其他选题中脱颖而出,也更容易将有限的时间最大程度地用在探索和研究这个题目上,减少浪费时间在和题目相关度不高的文献上。
如果我们还不清楚具体兴趣在哪里,或者有“选择困难症”,我建议可以先确定大方向。例如学科、比较广的议题,在这基础之上多做文献的阅读,多和老师沟通,从而去发掘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论题。
注意!Extended Essay 是允许大家在自己学习的六个科目范围内去定题的。所以如果我们想研究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的议题,比如艺术与经济,电影与音乐等等,也是允许的。
如果有同学的兴趣比较广泛,或者想结合不同的科目的理论去研究一个议题,不用急着取舍,而是可以想一下如何有效结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学科的内容去探究。
在找到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以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收集数据,并开始对潜在的研究结果进行预测。
但是,数据的收集并不是多多益善的。事实上,比起数量,数据的质量会更加重要。
收集与自己的实验或者研究不相关的数据后强行使用或者直接浪费掉,都可能造成最终成绩不理想。因此,我们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要时刻检查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些数据,是否需要调整调查的问题以及是否需要精简目前的数据资源。
在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去写这份 4,000 词的 Extended Essay 了。
由于学校通常会对 Extended Essay 有着高水准的期望,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要尽量向大学质量的 Research Paper 靠拢:围绕研究问题展开讨论,采取严密的论证结构,并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回溯研究问题和已收集的数据,并让这些数据完全服务于你的最终结论。
此外,行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考虑如何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去“展示数据”,比如制作图表、穿插故事甚至制作视频。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收集来的数据的独特性,以及如何以最好、最高效的方式来展示它们,这样不仅能够让文章脱颖而出、斩获高分,也能够沉浸式地体验如何“生产”一篇毫不枯燥的、独特的、带有自我表达的学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