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国际文凭课程凭借先进的理念和在全球日益增强的社会影响力,被公认为“成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领跑者”,其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案例为未来教育和全人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
根据IBO官网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共有393所IB世界学校。其中,在中国大陆共有301所IB世界学校,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深圳、苏州、成都七座城市的IB世界学校数量均超过10所。自1981年至2024年,这40余年来,中国的IB授权学校数量快速增长,整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IB课程也在持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在课程设计、考核目标、考查形式、选择范围等方面,IBO不断进行新的调整和优化,以拓宽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出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在过去的2024年,IB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举措也将在2025年持续进行深化。
本文将深入分析IB课程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将探讨IB课程自创立以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呈现出哪些新的发展特点?以及IB课程在未来将如何继续引领国际教育的发展潮流,在全球教育版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IB发展历程:
创新的教育模式,推动社会发展
Winter Paralympic Games
想要探知IB历次改革的前因后果,先一同纵观回溯IB的发展历程。
新课程和新教学模式的出现,往往能够打破时代的局限,为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IB课程正是诞生于一个充满限制的时代,然而,它成功地突破了这些束缚,推动了国际化教育的蓬勃发展。这种跨越了学科、文化和国界界限的教育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
1962-1967年
IB课程诞生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死记硬背的时代
学生被动吸收知识,不用过多思考。这种教育方式在20世纪中期的课堂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些教育家发现了这种教育方式很难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1962年,国际学校协会(ISA),国际学校社会研究教师,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些教育工作者提倡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全球化教育。
在会议期间,ISA首次提出了“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一词。他们为基于“更广泛的教育,包括一定程度的专业化、科学伦理、‘数学之美’、批判性分析和学会学习(而不是通过记忆积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学习)”的教育计划奠定了框架。
1968-1975
IB被确认为官方组织,逐渐建立基础
1968年,由12个不同国家的12所学校作为试点项目的IB文凭课程初步建成。试点项目包括称为知识理论(TOK)的哲学课程,以探索不同知识分支之间的联系。此外,创意、行动和服务(CAS)的原则也被纳入了该计划。TOK和CAS至今仍然存在,在IB课程中仍然很重要。六年的IB试验期取得了巨大成功,正式的IB文凭于1975年建立。同年,IB在北美(IBNA)成立,促进该计划在美国各地的扩展。
1975年及以后
IBO逐渐成长与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IB课程扩展到欧洲和美国的学校之外
1980年亚洲文化和教育被纳入IB课程
1982年IB文凭课程全球化改革
西班牙语版IB课程诞生。
1994年推出“中学课程”
1997年推行“小学课程”
1997年IB Learner Profile引入
................
发展至今,IB面向全世界3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四个国际文凭教育项目: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 Primary Years Programme,简称PYP)、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 Middle Years Programme,简称MY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 Diploma Programme,简称DP)、国际文凭职业先修项目(IB Career-related Programme,简称CP)。
其中,IBDP课程体系包括6大学科组,主打3大课程核心。课程覆盖语言文学、第二语言习得、人文与社会、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艺术与选修六大领域。文理兼修,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获得全面、综合性发展。
二、IB发展特点:多元包容,全球发展
Winter Paralympic Games
从1968年到2024年,IB的国际教育之路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诞生之初,IB就希望用新的思维方式,让教育具有将世界变得更和平、更美好的巨大力量;今天,不断与时俱进的IB依然是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也依然在努力通过教育将世界联结为一个和而不同的社区。遍布在全世界160个国家的5000余所IB世界学校,见证着IB国际教育理想的逐步实现。
从最初欧洲的7所学校到如今全球的5680多所学校,IB依靠几项关键的措施拓展了自身规模,让IB世界学校的大家庭不断发展壮大。
01
首先,IB通过语言为学生打开了广阔世界,并让世界能够紧密相连。建立之初,立足于欧洲的IB以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1983年,西班牙语成为IB的第三种官方语言,这使IB能够更便利地迈入美洲地区;1997年,中文也成为了IB认可的教学语言,为更多的中国学校加入IB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在IB DP的六大学科组中,与语言相关的学科就占了两项,足见IB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视。
今天,IB DP语言A课程包含了55个语种,语言B也有23种语言可供学生选择。以语言为桥梁,学生在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学的同时,也能在IB独特的课程设置中深入了解其他文化,以更包容的心态走向世界。
02
其次,IB通过提出使命宣言(IB Mission)和学习者培养目标(IB Learner Profile)来完善理论建设。IB的使命宣言于1996年被正式提出,宣言中除了培养目标,也强调了尊重差异、理解不同的重要性。
IB对国际教育内涵及意义的深刻理解,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IB世界学校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而且每一年都有来自新的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加入其中。
IB使命宣言
图源:ibo.org
2006年,IB提出了学习者培养目标,用十个关键词概括了对IB学子的期望:积极探究、知识渊博、勤于思考、善于交流、坚持原则、胸襟开阔、懂得关爱、勇于尝试、全面发展、及时反思。在这些培养目标的引导下,IB课程体系中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而更多认同这种育人理念的学校也会乐于加入IB世界学校的行列。
03
第三,IB通过设立全球中心、举办全球会议等方式,为各地的IB世界学校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让IB能够在每一年保持发展、不断进取。
目前,除了日内瓦总部和卡迪夫评估中心外,IB还在美国、荷兰和新加坡设有三个全球中心,管理全球各地区的IB相关事务。IB将全球划分为三大地区,分别为非洲、欧洲与中东地区,亚太地区,以及美洲地区。
IB世界学校分别由各自区域内的IB全球中心进行授权、评估,并且每一年各个地区都会举行区域性IB全球会议,与会者分享教育经验,并商讨IB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IB全球中心和IB全球会议,分布在160个国家的5500多所IB世界学校能够有序地被纳入监督、管理与服务。
IB全球三大地区示意图
图源:IB世界学校年鉴
三、近三年IB的改革:与时代发展共鸣,持续探索未来人才培养方案
IB发展壮大,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贴合时代不断进步的结果。正是上述具有时代意义的更新和变革,让IBO逐渐探寻出了稳定的IB课程模式和评估方式,但时代和教育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一些政策的变化以及社会因素影响,IB课程和考核方式在不断做出调整。
2022年:三大科目考试内容调整
在疫情背景下,IB官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备考情况,关于大考时间,考纲变化以及三大科目的考试内容都有调整。其中较为重要的便是经济、音乐和TOK三个科目的变化。
除了科目内容的变化外,一些大纲内容也有所调整,除了数学组没有变化外,语言文学组,语言学习组、个人与社会组、科学组、艺术组等大纲都有所调整。整体上讲,调整后更注重写作和表达,去掉了听力等不太方便的考核方式,许多内容都有所删减,减轻了2022年学子的备考压力。
2023年:多门科目迎来新一轮改革
2023年升读IBDP的学生们迎来IB课程大改革,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哲学等科目迎来新一轮改革。新的考纲于2023年8月首次授课,2025年5月进行首次考核。
改革后,IBDP的主流科目在学习内容、评估方式、课时分配、成绩占比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改革的总体趋势则是鼓励学生以探索科学知识,旨在将概念和事实相结合,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而非空懂理论的机械记忆。
2024年:持续拓展IB课程的广度与深度
2024年对于IB课程来说是一个改革力度极大的年份,众多新举措彰显了IB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以及其灵活应对时代挑战的能力,引领着教育领域的变革潮流,坚守着其教育使命。
在考试形式上,IB课程逐步推行机考,这一改变充分契合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彰显了IB课程的灵活性和与时俱进的特质。为了确保机考的顺利实施,官方还在积极探索一系列在线评估方法,例如虚拟现实评估等,以丰富考试形式。同时,IB课程注重保障机考的可操作性和公平公正性,对考试流程和评估时间节点进行了更加规律和严谨的规划,确保每位考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实力。
在课程内容方面,IB课程进行了诸多调整和优化。三门课程的调整和深化,旨在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加前沿、实用的知识体系。“变革领导力”课程的引入,突出了项目制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这些变革都体现了IB课程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未来人才培养的深思熟虑。
IB课程始终致力于培养具备卓越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的人才,使其能够成为未来的领袖,为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对于2025年及以后参加IB大考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申请、IB大考备考以及IBDP考试等环节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生们需要提前适应这些新的变化,通过模拟考试等方式熟悉新形式,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做好选择。同时,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也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他们顺利升读目标大学,实现自己的学术和职业目标。
课程改革
推出3门课程改革
2024年,IBO加快课程改革进程,推出3门IB课程改革,包括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societies、Global politics和Sports, exercise and health science。
6门必修课可选4门
改革前,IB要求从六大学科组中选择6门必修课程,包括3门高阶课程(HL)和3门标准课程(SL)。
而改革之后,学生可以仅选择4门必修课程(即3门HL和1门SL)+「变革的领导力」课程。而原有的TOK、EE及CAS这三小门保持不变。这将使IB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优势进行选择。
不过为了保证学习和研究的质量和深度,官方也明确选课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至少选一门语言文学研究或语言习得科目。
·语言和文学及语言习得科目组中的科目总数不超过两门。
·至少选一门来自科学或数学科目组的科目。
·任意科目组中的科目总数不超过两门。
新的试点课程:变革领导力
2024年8月,大西洋联合世界学院(UWC Atlantic)推出新的试点课程(IB Systems transformation),名为“IB系统转型:变革领导力”,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项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技能。同时,位于新加坡的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UWCSEA)也一起加入了本次改革试点探索。改革将于2030年正式在全球铺开。
在新的课程中,学生将有机会深入研究与使命相关领域的实际项目。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学生将探索如何联系和领导他人;如何理解和驾驭复杂的系统;以及如何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保持坚韧和适应能力。课程将教授和评估五个不同的技能和能力领域:
项目式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 (PBL) 被定义为“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长时间研究和回答真实、有趣且复杂的问题、难题或挑战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将在可持续性、跨文化理解、和平建设三个重点领域中选择一个项目,通过沉浸式、动手操作和好奇心驱动的项目进行学习。
例如,如果学生对编码、体育、艺术、历史、生物或设计感兴趣,他们将能够从事与所选方向相关的项目。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加深对复杂问题、现实世界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理解。
选择此课程作为IB课程一部分的UWCSEA学生将享受更加定制化、相关且灵活的IB课程,该课程支持他们的个人抱负并培养他们在五个课程方面的能力。
评估方法
新的课程体系采用课程作业的形式,对为期两年的项目式学习成果进行评估。IB课程的最终评估目标与五大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贯穿在整个两年的学习过程中。评估是通过项目里程碑和成果的方式编织到课程中的,而不是传统的 “课程结束后考试”。
课程设计者精心构思了切实可行的高水平评估方法,旨在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其复杂的思维能力和对关键技能的熟练掌握。尽管IB课程的总分保持为45分,但改革后新增的项目占据了14分的比重,并从四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考试形式提供机考
根据IBO官方通知,IB考试将为文凭课程 (DP) 和职业相关课程 (CP) 提供数字化考试(机考)。
少数选定的学校将参加2026年5月的第一次机考考试。从2026年11月开始,所有学校都可以参加机考考试,其中选定的科目将有机考和纸笔考试选项。
具体的机考改革流程如下:
图源:IBO官网
过渡阶段:2025年5月
为确保可以顺利从纸质考试过渡到机考形式,2025年5月,IB将提供部分机考样本,机考是可选项。
试点阶段:2026年5月
2026年5月,IB官方会挑选少数学校作为试点,科目集中在“语言和文学研究及语言习得”。
普及阶段:2026年11月
到2026年11月,所有学校都可以选择是否参与线上考试。
结语
自IBO(国际文凭组织)创立,直至如今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推进发展与改革,其始终将学生利益放在首位,深入洞察时代脉搏,竭尽全力为学校、家长及学生打造尽可能公平公正的考查与评估体系。这一举措为怀揣国际梦想的学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全球各地的坚实桥梁,助力他们追逐梦想、拓展视野。
IB课程致力于锻造学生卓越的创新思维与全面的综合素养,旨在塑造一批批未来领袖,赋予他们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展望未来,相信IB课程将秉持创新精神,持续优化升级,为培育全球顶尖人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