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DP2年级的同学,近期已经陆续收到学校给出的预估分了,部分学校可能会比较迟,在下个月给出预估分。
很多同学都反映说压分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了,不知道同学们的预估分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呀?
所谓IB预估成绩(predicted grade),就是在校的IB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对IB评估标准的了解,预测学生在该科目中可能取得的成绩。
也就是说,预估分并不单单以期中/期末等测试成绩论高低,对于历次成绩曲线、学习态度和潜力、研究与论文水平等等,老师都会有一个综合的考量,所以DP两学年是持续发力、不可松懈的!
有些同学DP一年级并没有很快跟上学习节奏,初期的校内表现比较一般,那么拿到预估分之后,就面临着以下的疑问:
预估分数是怎么算的?
为什么我现在成绩不错,但是预估分偏低?
预估分低于预期,可以argue吗?
什么样的预估分可以申请怎样的大学呢?
预估分太低是不是真的没学上了?
预估分的构成及算法
分数构成
「Predicted Grade」
预估分是由各学科和核心科目的成绩构成的,也就是6门学科成绩(1-7分)+ 核心科目成绩(0-3分)。
(图源:IBO官网)
学科成绩
每一门学科的成绩都是由大考成绩+IA组成的,那么预估分就是利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日常的小测验以及作业完成质量等等,作为大考成绩的衡量标准。而IA部分的评分,则是会利用DP学习期间内完成的多项作业、论文或演示中的表现来给分。
7分制评分等级
7 = 非常优秀
6 = 优秀
5 = 良好
4 = 合格
3 = 基本合格
2 = 不合格,能力比较欠缺
1 = 不合格,能力非常欠缺
当然,学校和学校之间是有差异的。
上海的平和、世外、WLSA等学校,基本上每个月都在考试,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一个接一个,选修6门课的情况下,可能每半个月就会有一个小考,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会作为参考依据。
但是如果像新加坡、香港或者英美的一些IB学校,考试就会比较少,那么预估分就会与上课出勤率、课堂参与度、presentation、课后学习任务等等挂钩。
核心课程成绩
三门核心课程,TOK+EE占3分,CAS不计入总成绩。
其中EE可以在六门选课内任选一门课程,自定选题完成论文,TOK需要完成exhibition + 1600字的essay。
等级赋分制赋分标准
A – work of an excellent standard.
B – work of a good standard.C –work of a satisfactory standard.D – work of a mediocre standard.E – work of an elementary standard.
*只有TOK和EE等级为AA、AB、BA组合,才能获得3分的核心课程分数。
预估分算法
「Predicted Grade」
目前IBO官方给出过以下三种算法↓↓↓
平均分算法
通过学生DP 1年级+DP 2年级上学期,一共三个学期的平均成绩来预测其IB考试得分。
优点:算法简单清晰。
缺点:对于学习潜力的预测不全面,仅能提供粗略估计(如果学生前期表现不理想,但后期成绩明显呈进步趋势,就会被平均分算法影响到预估分)。
线性回归算法
建立一个学生的成绩模型,通过对过往成绩的分析来预测其未来的成绩。
优点: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表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缺点:需要大量数据和分析工具的支持。
综合评估算法
考虑过往的考试成绩、老师的评估以及学生未来的学习计划来进行预测。
优点:算法精准。
缺点:教师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产生误差。
一些学校会说明某些考试占预估分的比例;也有学校采取DP第一学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DP第二年前1-2次考试成绩取平均数的做法。
具体的算法还需要大家去咨询学校的老师哦!
机构一些北京、上海头部国际学校的毕业生,给大家介绍了校内给预估分的标准,我们先来看一看吧~
北京鼎石
鼎石给预估分是单科任课老师给单科的分数,比较看老师的主观判断,TOK和EE根据11年级的成绩来给。
ED阶段主要以11年级整年的考试成绩为主,然后再参考平时作业和课程的表现。
RD阶段会在11年级的考试成绩基础上,参考12年级第一学期成绩确定。
北京乐成
乐成是根据期末的考试结果给分,一般临近早申的测验成绩就是预估分,TOK和EE是全年级统一给2分。
如果学生对分数有异议,可以尝试和老师argue,但有的老师愿意和学生一对一的沟通的机会,根据学生未来两次考试的分数再重新考虑;而有的老师则完全拒绝沟通,一旦给了分就认定了。
北京世青
世青将11年级各学科成绩和12年级初的学习表现结合来看,然后给出相应的预估分。
学科预估分最高42分,TOK和EE会根据11年级学生最终的TOK成绩,以及学生提交的EE初稿来给出预估分。
不过,学生是不允许和学科教师讨论预估分的,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成绩,让成绩曲线好看一点。
上海世外
我们平时成绩和预估分是直接挂钩的,从10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算,一直到11年级第二个学期,每个学期的占比分别是10%、20%、30%和40%。
课程的作业、大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有可能影响你的预估分,另外一定也要兼顾到TOK和EE!
不难看出,头部国际学校对预估分的给分还是比较严格的,而且非常看重DP两年整体的成绩曲线,这也就意味着,同学们从IG/MYP过渡到高年级DP后,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大家慢慢适应了,也没有松懈和放空的机会,每次测验乃至assignment都是要用心去完成的。
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升入DP适应地比较慢,或者中途成绩有多持续一段时间的下降,所以预估分比较低。
未来即将升入DP的小同学们,还是要在IG/MYP阶段打好基础,并且及时做好预学工作哦!
预估分低于预期怎么办?
理性思考,尝试Argue
「Predicted Grade」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预估分是当下学习成绩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评分,校内老师都会基于大家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数。
在大学申请的时候,虽然是用预估分递交申请,但是最终录取决定通常基于IB实考成绩(尤其是英本方向),所以实考与预估分误差太大,反而不是好事,所以预估分数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越准确越好。
美国大学要求申请者的IB大考成绩和预估成绩是同等水平,虽然大部分美国大学会发放certain offer,但是预估分虚高、与实考成绩相差很大的话,还是有撤销录取和拒收学生的权利的!
(图源:UCB官网)
(图源:UCLA官网)
如果你申请的是英国、加拿大的大学,基本上拿到的就是conditional offer,所以最终是否能成功入学,还是要看大考成绩的。
如果大考成绩和预估分差太多,肯定是不行的,但大考成绩比预估分好很多的话,甚至可能能进入更好的学校!
所以,我们要以理性的目光看待和分析自己的成绩曲线和学习潜力,看看自己是否值得更高的预估分。
如果预估分确实与平时的水平有一定差距,例如平时数学基本都能拿6分,预估分却只有4分,还是要尝试argue一下的!必要的话也可以拜托家长参与进来,邮件与老师约时间沟通一下。
在预估分提交系统之前,还是要鼓起勇气为自己争取的,记得要说出自己为什么可以在最终IB实考中得到更高的成绩,比如明确不会出了预估分之后就摆烂、现在的预估分不好只是因为某次考试大失误,展示最近的努力成果等等。
再者就是从申请的角度出发,解释自己为什么需要这科有更高的预估分,切记一定要有礼貌、态度好,对于比较通情达理的老师来说也许会管用!
不过每年都会有预估分被低估、不如最后大考成绩好的情况,而且尝试argue也没有用。
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头部国际学校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高,学校考试的难度会比IB大考要难一些,导致学生的IB预估成绩偏低。
另外,为了保证学校预估分的公平性和客观性,也有可能每位老师给学生7分的机会是有限的,如果校内有很多学生都达到了7分的学习能力,那老师也就只能在这部分学生之间再择优给分了。
预估分偏低能申请什么学校?
36-38/42
「Predicted Grade」
预估分36分其实也不算是偏低,2024年5月的IB大考,全球IB均分仅30.3分,从IB各分数段成绩占比来看,IB总成绩36分也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了。
只是对严格要求自己、希望上名校的同学来说,36分可能没办法申请到自己的梦校了。
(图源:IBO官网)
英本方向的同学,36分是可以申请G5里的UCL+LSE以及罗素大学集团的高校的。
美本方向的同学,藤校其实是更看重标化成绩的,IBDP成绩好其实是属于锦上添花,大家可以在官网查询美国大学对部分HL课程的分数要求,看看自己的单科成绩是否具有优势。
如果担心没有把握,其实也是可以看一看澳洲八大或者香港的学校哦!
30-35/42
「Predicted Grade」
IB预估30/42,那么最后算上EE和TOK成绩,最后应该是在31-33/45之间。
想要在英国方向申请大学的同学,记得要避开名校,争取罗素!
因为罗素大学集团中有些大学没那么知名,录取分数线也会稍微低一些,例如诺丁汉大学的Theology and Religious Studies BA专业,IB要求在30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German and Politics专业,IB要求在32分……
想要在香港方向申请大学的同学,建议在专业的选择上要慎重一点,比如香港大学,各专业成绩普遍要求在32至43分之间,但是文学院、教育学院的一些专业,32分还是可以申请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