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中文诗歌鉴赏思路——以蒋三立《老站》为例

IB中文A并没有所谓的“母语优势”,其实这门课的文学鉴赏难度,已经相当于大学中文系

中文A文学课程,以文学鉴赏为主,涉及当代文学、翻译文学、现代诗、短篇小说、散文、戏剧文、中长篇小说等文学文本;中文A语言和文学课程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新闻稿、广告、博客、漫画、杂志等实用的非文学文本。

从文本鉴赏的角度来说,现在的IB中文A,视野更加开阔,需要关注文学和文化背景,文本、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还有全球性视角等等,如果没有掌握赏析的基本思路,并且有丰富的阅读量和较高的文学素养,很有可能看着文章也鉴赏不出深层次的内涵。

当然,文学素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完备的鉴赏思路也需要从多部优秀作品的满分赏析中提炼总结。

从今天开始,ss老师将结合机构IB中文阅卷官老师的笔记和赏析,为大家定期更新IB中文经典文学作品导读,并为大家总结不同文体的鉴赏思路和分析角度,IB宝子们赶紧点点关注吧!🤗🤗🤗

IB中文导读 • 第一期

现代诗歌是IB中文Paper 1中最常出现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算是必考题,而且意象和意境往往都很有深度,所以大部分同学都没办法在这个题型中拿到高分。

下面跟着IB中文老师一起,以诗歌《老站》为例,深度分析这篇文本吧!

《老站》

作者:蒋三立

激流三部曲

诗歌原文:

《老站》

除了几截没有拆走的铁轨

一切都没有什么痕迹

站台边

几東野芦苇花

白手帕一样在风中摇曳

它送走的人哪里去了

火车开来的汽笛声哪里去了

外出打工的几个漂亮姑娘哪里去了

那个弯腰的老扳道工和摇旗的瘦个子青年

哪里去了

那么多曾经等待和期盼的目光哪里去了

我不相信这个小站也会衰老

一切会这样沉寂

那些在远处飞速开动的火车

震动不了偶然路过的人的心

—— 蒋三立,2005年

作者简介

作者蒋三立,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于湖南永州,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诗作,曾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神》等国内外数十家刊物发表诗及诗论文章400多首,著有诗集《永恒的春天》、《诱惑》、《在风中朗诵》等。

作者的语言精粹、题材和意向精美,多以四时景观、乡土风物来抒发感悟,具有鲜明的意象化抒情特征,体现了根植于故土的家乡情怀与底层关照,以及对当下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天地宇宙的人性审视。

诗歌原文及分析角度

IB中文导读|中文诗歌鉴赏思路——以蒋三立《老站》为例IB中文导读|中文诗歌鉴赏思路——以蒋三立《老站》为例

诗歌原文及分析角度

赏析提示:

这篇范文能从诗歌的具体画面、意象、诗节之间抒情的递进、抒情主人公以及诗歌句式的运用、韵律和节奏等,展开深入的分析,但是不建议按照诗歌本身的分节逐节或者逐句分析,显得没有自己的思路,要有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分析重点。

诗歌《老站》赏析

总述:

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乡村青壮劳力迅速流向城市,而这带来的结果正是乡村人口的流失以及乡村公共设施的荒废。

诗歌《老站》描述的就是这样一处荒废的乡村火车小站,它象征了曾经的繁华,代表着生活在闭塞乡村中的人们对于远方的渴望和向往,曾经是人们迎来送往最真情流露之所在,而今却如同荒芜的农庄一样萧条荒芜一片,引发人们无限的伤感。

提示:

开篇可以点明诗歌所抒之情:叹息、伤感。2005年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更,城市化的进程严重冲击着人们传统生活模式

诗歌结构角度:

整首诗歌分为三段,第一段讲今日眼前的小站,第二段回忆昔日的车站,第三段念及未来,三段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映衬,既含括了时间的伸展,同时也透露出怀旧而落寞的感情。

(举例具体分析)

如第一段的第一句,“几截没有拆走的铁轨”,立刻呈现出了小站的荒芜。因为在这里,诗人蒋三立不用“节”而用“截”(炼字),更加暗示了铁轨并不是完整一节一节的,而是残破的、不完整的“截”,用这样的一个字,使得小站的荒废感与残破感跃然纸上。

另外,站台边的 “野芦苇花”一句凸显了“野”,表明小站已经完全没有了人的踪迹,因而野生的荒草和野花丛生蔓延,人迹罕至绝非一天半日,废弃的程度不言自明。

而这句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把“野芦苇花”比喻成“白手帕”更是一处妙笔,因为旧日的 “白手帕”,是姑娘们告别爱人和亲人时做挥别之用的最常见用品,飘飘扬扬之中,带出一份深情无限。

在这里,诗人从风中摇曳的“芦苇花”,自然跳跃到飘扬的“白手帕”,再到第二节中提到“外出打工的几个漂亮姑娘”,由物而及人,旨在说出告别老站的人们,内心如告别亲人、爱人一般依依眷念。告别人们的老站,无奈中同样地难分难舍,它是不得已而被遗弃的。这无疑是一种寓意深长的特殊的道别:向过去的道别,向一个时代的告别。

诗歌至此,自然而然地导向了下一节。

诗歌意象角度:

诗歌的第二段虽然写过去,但是诗人却没有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写,而是用并列句式提出五个问题,以五个“哪里去了”建立了老站和外面世界之间的链接。如曾经在老站出行和工作过的人都去了外面,这也暗示了这首诗的主旨:生活在乡村中的人被现代城市所吸引,纷纷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他们的离去终止了小站的功能与作用,致使往日的热闹趋向沉寂。

在诗歌的第二段中,诗人选取了和小站相关、同时又有代表性的六个意象,其分别是“它送走的人”、“火车开来的汽笛声”、“外出打工的几个漂亮姑娘”、“弯腰的老扳道工”、“摇旗的瘦个子青年”和“等待和期盼的目光”。

这六个意象,一方面以“以点带面”的方式写出小站曾经熙熙攘攘的场面,在迎来送往的川流不息中,小站达到了它的辉煌;另一方面,这几个意象也体现了在曾经的贫穷而艰辛的日子里,人们心中从来不曾平息过对铁轨通向的遥不可知的远方、对山外精彩世界的由衷向往。小站一声声高扬的汽笛,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也送走了小站自己曾经重要的存在。

如果我们能够结合第三段中诗人把“我 ”的形象直接写进了诗节里,那么我们则可以说,这六个意象里正反映了包括诗人在内,人们的一种回望和眷念:也许是他的朋友从这个小站走向远方就没有回来;也许是他曾经爱过的姑娘离开了家乡就再没有回来过;也许他自己就是从这个小站走出乡村,走向城市,隔了很久很久方才回到旧地,面对今日今时之时过境迁感叹不已......

这些意象,象征了小站的曾经,曾经的“等待和期盼”;也象征了诗人心中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作者情感与主题角度:

第三节以第一句话“我不相信这个小站也会衰老”作为开启,把诗带入尾声。

抒情主体“我”出现在诗歌中,暗示了诗的第一、二节是“我”之所见及“我”之所想。通过“我”的眼睛,把外在荒芜的小站之景和诗人内心的怀旧与遐思,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我”对于小站衰败的“不相信”,一方面显示出今日小站之衰败与过去小站之热闹对比强烈,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情感上决绝的不认同。

而第二句“一切会这样沉寂”,诗人在“沉寂”之前加入了“这样”表示强调,小站就是“这样”的,面对“这样”的小站,内心充满了无可奈何感。

应该提到的是,“那些在远处飞速开动的火车”是诗人引入的另一个和颓败的小站形成强烈对比的事物,诗人用以高科技造就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的成果,来象征社会上飞速发展的经济。

同时,“飞速开动的火车”与静止在时间原点上的“老站”本身就具备极大的反差:人们蜂拥而去的远方大城市, 一如飞速奔驰的电动火车,造就小镇或者乡村所没有的繁华,而被经济发展甩在后面的乡村小镇,则不可避免地如老站一样走向衰败。那么留在衰败乡村中的人们,也就是第三段最后一句写到的“偶尔路过的人”,则是那些被时代、被外面世界遗弃和抛甩下来的人,他们也许是老人,也许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孩童们,成了失去对外界发展保持敏感度的一群人。

我们可以解读为诗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矛盾的心态:是要留守故乡的人去完成守护传统的使命,还是让他们敞开心怀去接受外来力量的冲击和改变?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一个不得解的问题。

(时代背景和全球化视角)

诗歌语言角度:

带着这样一个不得解的疑惑和复杂的感情,诗人写就了这首诗。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在的无奈之情也影响到了这首诗的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整首诗的韵律是从舒缓到紧张再到舒缓的,而且它所描绘的场景也和韵律相关

第一段描述“我”的所见,用白描的方式,列举了荒废老站所存无几的事物——“铁软、站台、野芦苇 花”,仅此几样,显得描绘的画面留白很多,与之相配合的语言也体现出一种舒缓的节奏

而诗歌的第二段则用了五个问句,可以说是诗人对于过去的连串追问。问句本身就比陈述句急切,在短短的五行诗句里,诗人写到了六个意象,其中还包含着充满时间紧张感的“火车开来的汽笛声”、空间紧迫感的“它送走的人”和“那 么多曾经等待和期盼的目光”。如果把诗的第二段看成是有电影镜头感的画面的话,那么这一帧连着一帧的画面,都是人头攒动而饱满的。饱满画面和紧凑的连串追问,使得诗歌第二节的节奏韵律较之上节急速快进

随后的第三节又回到了舒缓的韵律中,诗人平静地望着家乡的老站,直抒胸臆说出内心的“不相信”和万般的不舍,慨叹中作结。

结尾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诗人不相信小站会衰老,其实是他不愿去相信。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如斯的今天,不知又有多少小站就这样荒芜下去?

这是一个人的乡愁,也是我们生活的这一个时代许多人共同的乡愁!

解密诗歌文本的“三步分析法”

1、从时代背景入手

现代诗歌的创作,一定是从生活中取材,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法描述一些现象,进而表达作者情感,引发思考,相对抽象一些,因此很多同学觉得难以理解和赏析。

其实我们要学会深挖作品的创作背景,迅速定位现当代的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以及人们社会生活的特点等等,结合社会环境去理解。

例如最常见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乡村留守、空巢老人等问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建议大家多多阅读中国近代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有助于培养自己对社会问题、时代背景的了解和思考

2、从作者和情感入手

作者想要通过诗歌表达的感情是贯穿始终的,所以作者本身就可以作为诗歌分析重要的切入点

最鲜明的就是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他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会对其诗歌创作产生极大影响,也会让我们在做诗歌分析的时候更加准确。

建议大家在阅读和积累的过程中,将遇到的每一位诗人都记录下来,用闲暇时间去了解诗人的创作时代与作品流派,丰富自己的文学常识。

例如诗人艾青,诗歌当中最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太阳、火把、黎明,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大气悲愤的感情基调。

3、把握结构、意象和手法

🟢 结构:

结构是指诗歌的布局、章法和组织形式,不过现代诗歌的结构相对自由,一般需要从开头、过程、结尾以及内容层次的划分来描述。

🟡意象:

每首诗歌,无论古代诗歌还是现当代诗歌,一定都包含了意象。意象基本等于诗歌写了什么,作者如何通过意象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识。所以要去找带有作者情感和意识的事物和景物,进行侧重分析即可。

例如,古诗词中的青山(深隐旷达/思乡之情);月(思念/人生无常);水(离别/时光流逝)。

🔵 手法:

手法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等。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反问、设问、互文、通感、顶针、等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以景结情、借古讽今、渲染烘托、用典、虚实结合、对比、反衬、双关、扬抑等等。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1W+的版面费到底值不值得?

下一篇

美国首特立高中到底如何选择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