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简介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的唯一以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奖项,也是被教育部公示的37个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也被称为白名单赛事)。以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发明作品为评选对象,通过活动举办激励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自2001年设立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16届评选颁奖活动,得到全国青少年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参与中小学生超过100万人次。通过丰富的活动面向广大少年儿童为他们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培养激励少年儿童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提升他们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评选过程依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参与度”的标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地方筛选、网上申报、网上初评、现场展评四个环节进行选拔。
本届评选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港澳台地区和马来西亚共36支代表队参赛。受疫情影响,本届赛事终评答辩以线上形式进行,经各地组织单位遴选、网上申报、线上初评等环节,270项发明作品、100项人工智能(编程)作品入围,有500余名选手进入终评比赛。
赛事信息主办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
面向群体
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高
参赛时间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每一年评选一次,评选范围包括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台、港、澳地区少年儿童创作的作品。
1月-3月底各组织单位遴选作品;
4月网上申报作品;
5月组织初评,汇总入围名单;
6月网上公示;7-8月终评决赛
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包含发明作品、创意作品、人工智能作品、科技绘画作品
奖项设置
金奖、银奖、铜奖、创意奖、优秀奖、园丁奖和组织奖
参赛规则
(一)参赛作品必须由本人选题,自行或在辅导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设计、制作。
(二)一位参赛选手可以申报一类作品,还可以再申报一项集体作品,多报无效。
(三)作品摘要、科学原理、创新点和解决方案等文字介绍中均不得出现参赛选手和辅导教师的姓名、学校名称、专利申请情况及曾获得过何种奖励等(专利证书和获奖证书可在指定区域内上传图片),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
从赛事介绍的角度看,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考察的核心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创新点,提供解决方案。项目并不需要像真正的发明家那般高深,一是青少年没有科学家那样缜密的头脑和完善的知识体系,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二来赛事本身更注重的是创意创新、学生们关心社会、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够获奖的项目大概率都是和他们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
H同学、S同学以及J同学的项目也都是从身边小事出发,结合创意点,阅读一定数量的学术文献,在网上寻找相关领域的前沿产品,与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诸如“你的实验是否可被重复”、“你的研究方法是否完整”、“你的实验是否具有启发性”等问题逐一回应等等,最终顺利完成孵化项目,打动评委。
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真正的选拔对象是那些对发明、创新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够独立开展研究的中小学生。评委们是通过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发现这些独具天赋的人,寻找小小“发明家”。
纵观青少年科创比赛,无论是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还是目标赛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ISEF、丘成桐等赛事,参赛秘笈是从身边出发寻找发明题材,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问题,然后敲定选题方向,完成重要的第一步。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想:"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所想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