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今年题难的小伙伴们,首先我想说的是,你们不是一个人,所以take it easy,加油准备后面的其他科目:)考后基本收到学生们反馈都说,整体难度有所上升,尤其是选择题部分偏难,简答题考的比较常规。
外网“知乎”上面也有比较热烈的考后讨论,大家普遍对于国际场考卷的选择题评价都是:“难”。
一.选择题部分难在哪儿?
1.“有些选择题做起来感觉不太一样,我知道考点是啥,但是没按平常那么考。“
比如,某个经典实验。往年考过的常规考点比如有人名、体现的核心心理学概念等。但今年不走寻常路,问到了研究方法。类似,下面这道2018年真题:
分析:这道题在复习阶段难住了不少同学,正确率只有38%。一读到实验场景普遍会预测考察研究方法、研究概念等相关考点,但这道题却问了diorders,甚至题干的描述方式让很多小伙伴读题就没读懂。题干问的是下列哪种disorders的形成原因是和实验中场景类似的,根据实验内容描述,Group B会在第二阶段(second phase)形成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所以很可能会造成major depressive(重度抑郁症),选D。
2.“选择题题干特别长,读半天不知道考的是什么考点。之前做那些题就是看一眼就知道选什么。”
这个趋势也不算今年突然的变化。近年来,长题干的占比就越来越多了,更多题目会是给定一个场景+细节描述,而不是直接给出考点。同学们需要在读题上花更多时间,这也要求我们能够更快速自己主动识别考点。比如,下面这道2017年真题:
分析:这道题正确率67%。很多学生第一遍做容易懵,主要原因都是读完题没找到重点是什么。仔细审题会发现,如果抓住“scream”、“yelled”、“continues to yell”这几个词,导向很明显在考察observational learning,选A。
3.“选择题选项里,有很多比较奇怪没见过的词儿。”
这也算是心理学特点之一,这个科目的概念非常庞杂,考纲中列举出的概念是备考的重中之重,但绝对不是全部,真正需要学会的概念可能会达到考纲的2-3倍。
选择题选项经常出现没见过的陌生概念,甚至有些都不在intro to psychology难度范围内,但它们也的确是心理学范畴的。这种出题风格,确实会比较影响考试心态,但从经验来看,大多也只是干扰选项,打酱油的。只要充分备考,做题中把重点关注在其他学过的选项即可。比如,下面这道2008年真题:
分析:这道题选项C和D的概念,是非常深入复杂的神经元细胞neural firing的专有名词,很可能学习中没接触过。但其实并不影响大家识别考点,“block … at synapses”,从而选出antagonist,选A。
4.“前五道题都给难住了,然后到后来时间就不太够了,还差些题没做完蒙上了。”还有考生表示:“选择题最难的在前面十五道题左右吧。”
小心“万事开头难”,别困在出题的“陷阱”中。心理作为AP科目中选择题数量最多的科目,答题节奏和时间分配非常重要。曾经看到过IB物理老师聊物理大考Paper的备考建议,提到出题考点是按章节顺序来的,可以算是帮助预判考点的小窍门。
可是AP就不同了,心理的考点多为每几年循环一次,会有年年都必考的、也会有交错考察的、也会出几道完全没考过的全新“超纲”题目。从今年考生的经验来看,难题一定不能卡住花太多时间,但也不要空题,先选上,做好标记,之后有时间再回来检查。说不准后面做题状态越来越好,再回过头来卡住的题就会做了。
5.选择题各章节,哪些考察的比重大?
根据学生回忆来看,motivation theories第7章动机理论、learning and reinforcement第4章学习、第8章各类therapy和therapists、以及developmental psych第6章发展心理学,这些章节的题目考的比较多。
也有论坛中考生回忆,今年的其中一套考卷,bio生物基础的考察比较少(这也是大部分学生觉得非常有难度的一章),而clinical第8章临床、social第9章社会心理学,题目比较多。其实同学们的印象可能会各有不同,从历年的题目比重分配来看,每年考情基本符合官方考纲:
◆ 哪个章节不重要?不存在的,都非常重要,哪个没学好都影响咱们拿5分。
◆ 哪个章节更重要?第1、5、7、8章绝对是重中之重(简答大题里一定会考的那种)。
▲ AP官方考纲中给出的选择题中,各章节比重分配
最后,从考察总体趋势来看:
1. 心理学有很多默认我们需要了解的study,如此看来,除了之前考察过的固定概念,我们还需要在学习时更深入了解它们的背景,毕竟心理学是一门科学,research study是核心,很多的concepts也都是由此而诞生。
2. 章节概念的交叉考察是得分重点、也是难点,某个单元的经典研究很可能会用来考察其他概念,而不是我们学习中这个经典研究本来的原始结论。
总体来说,选择题,考点都还是考纲范围内的知识点,或者历年考到过的重复知识点,但是会有不常规的细节考察出现。这些启示我们,心理学的知识点虽然有体系、但也非常琐碎,在未来备考中,大家要有更全面的学习,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简答题部分考了什么?
简答题基本都是常规考点。第一道是概念题,题干讲的是a childs first day of school,考到了以下概念:
◆ egocentrism
◆ change blindness
◆ lack of homeostasis
◆ prospective memory
◆ sympathetic NS
◆ dis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 observational learning
第二道是实验题,题干讲的是冰淇淋店员工想研究冰淇淋外表颜色是否会影响顾客对这个食物的喜好,考到了以下概念:
◆ independent variable
◆ mean
◆ highest range
◆ sampling bias
◆ top-down processing
◆ nasal congestion
◆ group polarization
概念解释的知识点,可能有大家比较陌生的。比如,国际版卷子考到了“nasal congestion”,美国版卷子据回忆有两套不同的,比较陌生的概念有“ghrelin”。这两个概念,主要难在语言和单词上,如果不太认识的确就没办法答题了。
另外,国际版卷子还考到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change blindness”,虽然不在考纲中、之前也没有考过此概念,但其实也是在新东方讲义范围内的知识点。美国版卷子考到的比较偏的概念有“halo effect”、“spotlight effect”。
总体来说,虽然每年都会有1-2个比较偏僻的“超纲”或者之前从来没考过的“陌生”概念,但这些如果导致扣分,其实也都在5分档的容错范围内,并不影响大家冲5分。所以放平心态备考,把考过的内容都复习到位,稳定发挥即可。
三.关于考试技术(or非知识点)的经验?
1. “还记得我第一次做套题计时练习, 70分钟要答100道题,我才答到50道题,然后剩下50道题,我全都是懵的。然后这次我是70分钟答完了100道题,我真的太有进步了。“
这是一位学生走出考场后描述的,他第一次做套卷大概是考前一个月的时候,最后1个月的冲刺阶段,大概完成了至少5套题的刷题练习和查缺补漏,最终做题速度大幅度提升。所以,考前套题练习+把握时间一定是非常必要、有帮助的。
2. “大题答完以后还剩十分钟,然后我又自己检查一遍,确保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习惯是非常推荐的,速度够省下来的时间,千万别浪费,毕竟有100道题,double check一遍是否题号都涂对了。还有标记的不确定的题再想一想没准儿insight就来了,突然又会了。
3. “涂答题卡,涂到86题反应过来涂串了,差了1题……“
Omg,这个问题是我在论坛上看到别的考生分享的。考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我太能感受到考生的炸裂心态了。所以,一定一定仔细+耐心。我的建议是,每10题集中涂一次卡,如果时间精力允许,在试卷上浅标一下答案选项,也会方便最后有富裕时间回来检查。
四.对未来考生的备考建议
1. AP心理学,有哪些学习特点和难点?
AP心理学的学习和考查内容,相当于入门心理课(Intro Psychology),是很多学生会在美国大学第一年修的一门课程。心理学历来是美国大学里最为热门的几个学科之一,美国所有大学的所有专业都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社会科学类课程,而心理学就是个典型的社会科学类课程。
因此,AP心理学考察知识点,很多但是不会很深,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在理解和记忆的层面。
2.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习这门科目?
首先,推荐自己感兴趣这门科目的同学。比如,我今年遇到的一位10年级学生,未来的意向是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同时非常感兴趣心理学(尤其是跟生物交叉的内容),于是自己自学了全部Myer‘s教材中的内容,考前再针对考试进行强化练习,我相信他会取得不错的分数。其次,这门科目的AP考试,对于英文水平是有一定门槛的。
虽然学习和理解心理学知识内容并不难(如果老师讲课也是中文为主),但是真正做起题来,需要记背很多英文概念,这就要求我们要认识足够多的单词。长题干也需要学生能够快速读懂题目所问,抓住重点。我观察到的学习中不算吃力的学生,托福分数基本都超过70~80,得心应手的同学很多甚至已经接近100分。
最后,从大学专业选择来看。因为心理学是非常受欢迎的社科之一,所以无论你是准备申请哪个专业,AP心理学都可以给你贡献有效的学分。而在商学院、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院系,心理学更是必修课,这个学分就更是有必要。
3. 学习与备考的规划建议?
正如上文提到知识内容多,尽早起步学习第一遍知识点一定是非常必要的。建议的节奏是:如果跟着校内学习,秋季9月开始至寒假2月末,完成第一遍学习,春季3月进入复习。
如果选择自主学习
◆ 优秀生,暑假或秋季完成自主看书(或者借助校外课程)的一轮学习。寒假或寒假后启动复习。
◆ 中等生,秋季完成第一轮学习。最晚寒假开始,借助校外课程启动二轮强化学习与复习。
学习中的小建议:
1. 第一遍学,一定要记笔记!否则二轮复习时很多都会全部忘记,而没有自己留存的物料帮助回忆。
2. 考前至少1个半月,开始二轮复习。即使第一遍还有章节没学完,也要开始从头开始回顾+刷题。
3. 最晚考前半个月,开始套题模考,以及针对FRQ的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