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季前的暑假通常格外忙碌,同学们在准备标化考试或补充活动列表之余,尽量开始全力准备文书!
唔?为什么我学A-level还要写申美文书。实际上,A-level成绩申请美国学校并无劣势,而美国的一些好学校也是不容错过的。同学们可以视自己时间规划和大考成绩而定,考虑英美双申,或者甚至像老师一样,卷铺盖跑路,改为主申美国。
Commonapp
Commonapp是相当于美国的UCAS系统,除了加州系公立大学,几乎所有的美国大U/文理学院的申请都要经过Commonapp提交。同学们需在系统上上传填报成绩等个人信息,主文书以及supplemental essay也都是填入网站上的文本框后提交。
主文书
Common App系统中要求同学们提交的PS(personal statement)就是大家常说的主文书了。每一年,Common App都会更新不同的主文书问题(prompts),同学们需选择任意一条来进行提交。主文书可以在系统随时修改,但一经上传难以更新——不过,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单独发一份不一样的主文书!大家可以利用好这一点,对主文书进行微调。
今年,Common App的prompts如下:
截自Common App官网
这些问题有着一个共同点,这也是美国PS与英港PS最大的区别所在——美国PS需要你讲出你的故事。故事不仅仅是获奖记录,活动轨迹等等,而应该包括改变你的独特经理,你面对的困难,一直困扰着你的概念或问题等等。比起罗列事迹,申请官更希望看到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在学术方面,在个人生活方面。
那么我们具体如何上手写一篇文书呢?具Shaun的经验而言,我们需要注意三个要素:故事、新颖、统一
故事
怎么样才是一个好的文书故事?我们需要描述一个简单的起因-经过-结果(也不一定有结果):可以是你一件引发你深思的事情(起因),你思考的过程,以及你做出的行动和现在的觉悟(结果);也可以是一件你本身具有的品格(起因),这份品格在你求学/成长路上做出的贡献(经过),他如何帮助你走到今天,它将如何与大学碰撞,促成你未来四年的校园生活(结果)。
无论如何改变你的文书prompt,它永远都是这样一个结构。
起因可以用作点题,但它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立刻抓住面试官的眼球,让他多花一些精力在阅读你的文书材料上。起因也是我们可以写得相对文学性一些的地方。
在起因中,你应当提出(或至少含有隐喻)一个“概念”,或者说,一个“关键词”。拿作者自己举例子:我主申请的方向是主文书的中心思想是“我的经历与知识如何促使我在研究少数群体时带入正确的视角并作出贡献”,这个主题既点题了我的专业与热爱,还描述了我的学术、乃至人生态度——宽容,不抱偏见,但又富有激情,不保持距离。树立了学术以及生活方面的立体形象。
本文书虽然与专业挂钩,听上去能进一步加强你的申请画像,但过于执着于把自己绑定到专业上有时会适得其反——你要知道,大学最不缺的就是专业导向非常强、单科专精的学生,你需要找出自己专业方面的领悟之外的事,这些才是你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
那么,回到起因这一段。我们可以在这一块做的,就是描述一件事情如何启发了这一概念。同学们需要尽量细节的描述你对这一概念或主题的执着从何而来从而迅速吸睛。在我的essay中,我描述了我在拉萨寺庙中见到的一些朝圣信徒,他们围绕圣地磕着长头,口中念念有词;包围着他们与圣地的是已经极度商业化的步行街和好奇的游客。许多人好奇的冲他们录着视频。
拍摄这一充满“凝视”意味的行为令我印象深刻,于是我就把拍摄这一行为暗喻为学者在研究对象时的“审视”态度,而信徒则被喻为研究的对象。由此一来,这一充满画面感的开头就既点明中心,又能为接下来的过程做铺垫、说明(为什么我会有这些思考?),还可以吸睛。起因中你的文风更是会奠定文书接下来的基调(灰暗风?诙谐风?)
过程应当包含起因引发的思考以及行动:我的essay中,我因开头的事开始注意到我非主流的文化的漠视已经潜移默化影响了我认识他们的能力,于是我通过学习知识来进行改变。同时,我也提及了我在参与民族研究时的一些领悟,展现了我的成长。
作者本人参与的一些民族志研究
过程这一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时最常见的问题是细节或者逻辑的缺失。大家来看作者拙劣的第一稿文书: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way ideologies and pattern of live & production affect each other and prompt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I fell in love in studying these subtle things embedded in culture that later evoke crucial changes in society. The society doesn’t seem incomprehensible anymore…..
这一段可以算是我的过程部分——太简单了,一笔带过。我的老师是这么评价的:
“details are simply non-existence”
过程虽然看起来像是一大段对你自己特质来源的论证,但绝对不能是纯逻辑。
你需要在论证之中填入细节。比如:你具体是被哪个文明的意识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启发的?(不能光写一个deologies and pattern of live & production affect each other and prompt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太泛泛)。这一大段的细节将成为你文章的主体。
结尾则因文章而已,可以留白,可以用作点题——我就用了自己在研究僧侣时的摄影来呼应之前游客们的拍摄。这里也是体现文书文学性的地方所在。
新颖
老套的故事令人生厌。所以同学们尽量不要套入亲属去世之类的模版。当然,假如这些事件对你真的有实在的影响,并且你觉得值得提出,那也不是不能写,但尽量要让审材料的老师看出你的文书和N个类似主题文书的区别。
除开这些类似的模版,有的时候一些被你当作文书核心的思想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说,你经历了XXX事件悟出了XXX道理,从而进行了如何如何的探索。许多同学可能会把自己按在阐明他悟出的这个道理上。这是浪费篇幅的一种行为。既然该想法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那么你应该把重心放在你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上。
统一
文书可以与你的其他申请材料进行统一。
在我的第一篇文书里,我把文书的关键词定为:恐惧与为了克服恐惧进行的探索。这是一个虽然很常见,但是容易串联起来个人经历的中心思想。比如,既然我的许多活动都是与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相关,那么“克服恐惧进行的探索”这一主题就完美契合了我克服对少数文化偏见,进行研究的行为。
但更重要的事,文书内部,也就是段落之间,一定要统一。
许多同学可能想尝试在开头段或者结尾段加入一些新颖的见闻来提升文章观赏性/吸睛。但是请注意,文书需要一些文学性,但申请官一定不是抱着欣赏文学作品的态度来审核文书的。所以,即使你认为你有一段非常诗意,令人印象深刻的素材,假如你不能把它与文章建立起很明显的联系,那么不要采用。老外审核作文时,不接受任何需要他们做猜测的文章,他们需要文章之间有直白的逻辑关系。
Supplemental essay
从限制在几十个character的短问到300词左右的短文书,大学的补充文书多种多样。这里我就挑出两个最常见的文书类型为大家讲解:
Why major & Why school
👉Why major
Why major关乎于你选取该专业的原因(尽管它可能整个prompt里都没有提到major这个词),在这里,你要像对待主文书一样,简单描述:
-为什么对该专业有兴趣
-在专业方面做了什么探索
-希望如何在学校探索该专业。
最后一点是同学们需要额外进行research,对症下药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提及学校相关专业丰厚的资源,或者某个特定的、你看上的项目/教授。假如同学们想先打后画靶,那么可以点进学校官网,进入你专业的department,找出一个教授看看他的introduction。
稍稍在文书里提及一下该教授的研究方向/作品与你兴趣相符。如此一来,大学会认为你对他们兴趣足够浓厚,做了很多research。
我在写rice的文书时,就上到他们的官网-academic- department中找到了我申请的专业,并查看了他们又哪些faculty,然后开始挨个research。
👉Why school
这一点一般偏向于探讨学校整体风格/理念,题干中可能会有很明确的prompt,提示你应该去探讨什么。总体来说,why school需要两个组成
-我如何与学校文化相符
-我如何融入/为之贡献
比如Haverford college就有一个专门的、关于honor code文化的essay:他们希望你强调你如何fit进学校的住宿文化中,以及你将如何为该文化贡献。
这就需要你上学校的官网来看看他们强调的core value是什么了。查到之后,将自己贴合这些value的活动放上来,并说说你在入校之后打算做些什么contribution(建立社团云云)。假如你觉得这些学校说value的太泛泛,那也可以提及你喜欢的大学项目(就像在why major中一样)来补充内容。
结语
总而言之,文书是功能性很强的行为文本。同学们在写作时需要想想自己如何能利用文书说服,甚至一定程度操纵材料审核。只有牢记这一点,你的文书才能精简有力,让审材料的老师看着舒服。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文书写作上的帮助,早日收到梦校offer!